第101章 贾诩归顺,为李君越献上毒计投名状

丧尸爱吃小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最新章节!

    101贾诩归顺,为李君越献上毒计投名状

    “武虎,去将这个贾诩,给我带过来。”

    李君越当即对武虎说道。

    “是,主公、”

    武虎走后,徐庶看向李君越问道:“怎么,主公也知道这位贾诩贾文和?”

    “嗯。”

    李君越微微点头:“此人是个有能力的人、

    并且,他不是关中士族的人。”

    徐庶一听李君越这口气,就知道李君越要重用此人。

    甚至是打算,用贾诩来对付关中士族们,解决关中这边的土地兼并问题。

    但是,徐庶此时心里却有些担忧。

    因为,对于这个贾诩贾文和的名声,他徐庶可是听说过。

    也是和之前的李儒一样,不是个正派人士,做事狠辣没有底线。

    并且,他和李儒一样,都是出身西凉一派。

    如果让这个贾诩,也得到李君越的重用,西凉一派在李君越这边的话语权就很重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此时,李君越的手下文官体系,主要分为几个派系了。

    最大的莫过于,以柳叔,林浩然这些人,组成的最初的本土派。

    他们也是李君越最信任的人,虽然他们能力差点。

    但有些岗位,需要更多的是忠心,能力反而是其次。

    然后,就是以徐庶,荀悦两人为代表的颍川派,虽然徐庶不是颍川人,但也属于颍川派。

    他们也是此时,李君越手里掌握了最大实权的文官派系。

    其次,就是李儒为首的西凉派系,这个派系人不多。

    后面还有,蔡然为首的河东士族派系,并州之前主动归降李君越的各地方文官,也有山头。

    其中,最让徐庶警觉的,就是李儒的西凉派系。

    别看李儒这边,人数不多,但是也是掌握的实权,仅次于徐庶,荀悦的。

    现在的李儒,就是河东郡丞,李君越不在,他就总管河东郡所有事务。

    此人能力也不弱,不仅将河东士族们收拾的服服帖帖,更是将河东郡变成了李君越手下最大的粮仓。

    就是李儒的名声太差,与河东士族势同水火。

    徐庶怀疑,李君越就是故意这么干的。

    徐庶望着李君越,那尽管一直装成熟,但还是略显稚嫩的脸庞。

    不由得感慨,这才几年啊,当初那个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主公了。

    但徐庶还提醒李君越:“主公,贾文和此人和李儒一样,名声都不太好。

    主公要是用他,也需要谨慎。”

    “我知道。”

    李君越点头。

    他当然知道贾诩的‘毒士’之名,这种人物使用,确实要谨慎。

    但是,这不妨碍贾诩确实有能力。

    而且,此时关中这边的局势,早已经恶化到不能再糟糕的地步了。

    重病需猛药。

    贾诩就是李君越为关中这边的困局,挑好的一味猛药。

    主要是,贾诩不是关中士族出身,李君越更不用担心他和关中士族同流合污糊弄自己。

    李君越用李儒在河东,就有奇效。

    这一套,李君越依然准备复制在关中这边。

    当然,对贾诩的考验,还是要有的。

    没多久,李君越和徐庶就在大堂这边,等来了贾诩贾文和。

    “贾诩,参见并州刺史。

    不知刺史大人,召见贾某有何事情?”

    贾诩见到李君越后,也是好奇的打量了李君越几眼,随即恭敬的询问道。

    在过来的路上,贾诩也在想,李君越为什么召见他?

    “贾诩啊,有人向我举荐你,说你才能出众,有王佐之才。

    不知你可愿意过来辅佐本刺史啊。”

    李君越微笑着说道。

    至于所谓的举荐,不过是李君越随口胡诌的。

    贾诩一听李君越这话,也是有些懵,谁举荐我的。

    我现在在长安,可没什么朋友,谁会举荐我。

    忽悠谁呢。

    只不过,贾诩也是人精,也猜到这可能是李君越胡乱说的由头,也不多想。

    当即便应下来:“贾诩没有什么王佐之才,但如果刺史大人要用到在下。

    在下一定竭尽全力去做。”

    贾诩是聪明人,而是知道顺势而为,所以他才能在历史上善终。

    此时,既然李君越招揽他,他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去处。

    跟随李君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拒绝,反而会有危险。

    贾诩是一个很懂自保的人。

    但同样的,他也不忠心于任何人,他只为自己和家族谋划。

    此时,跟随李君越是对他来说,最优的选择,那他就会这么做。

    其实,这也是很多文臣的写照,能忠心于人的文臣,也是很少的。

    这对于李君越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很好。”

    听到贾诩如此识时务,一点不出乎李君越的预料之外。

    随即,李君越继续问道:“贾诩啊,如果我让你执掌关中内政。

    现在,你可知道关中这边,最大的麻烦是什么。”

    贾诩一听,这是考自己呢。

    同时,也对李君越说的,让自己执掌关中之地,也是颇为心动。

    没人不在乎名利,贾诩更在意这个。

    李儒在投靠李君越之后,就直接被李君越任命,坐镇河东的事情。

    贾诩可是一直都是知道的。

    现在,这或许也是他的机会。

    随即,贾诩恭敬说道:“主公,现在在关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无非就是钱粮问题。

    毕竟,长安这边的难民太多了。

    而钱粮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土地问题。

    但想要解决关中这边的土地问题,涉及到的利益团体太多,没人敢轻动。”

    李君越听贾诩这么说,微微点头。

    这些历史名士,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他们对于这种事情看的很透彻。

    “你可有解决办法?”

    李君越继续问道。

    “有。”

    “说。”

    “我这有上中下三策,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一一说来。”

    “下策,则是主公用自己的钱粮,赈济难民,渡过这个难关。

    同时,下令在关中开垦荒地,过个几年,便可慢慢解决这个问题。”

    “太慢。”

    李君越摇头。

    “中策,则是主公迁移关中之地百姓,到河东,并州安顿他们,也可解决问题。”

    “还是太慢。”

    李君越对于贾诩的这两计,都不满意。

    这两种办法,他也知道。

    但是李君越不愿意做,太费时耗力。

    “那就只有上策了。”

    贾诩低声说道。

    其实,他早就猜到,李君越不会同意他的这两个中下之策。

    贾诩也早就听说过,李君越在河东那边,用李儒整治河东士族的办法。

    当初李儒的那一道狠辣之策,瞒得过其他人。

    瞒不过贾诩的眼睛。

    所以,此时贾诩其实心里知道,李君越肯定是想拿关中的世家大族和皇亲贵族们开刀。

    因为,这是最快最省时,而且治标的办法。

    随即,贾诩深吸一口气,他也是豁出去了。

    既然投靠了李君越,这投名状总是要交的,不然李君越怎么信任他。

    反正,自己和关中这边的士族贵胄们,一直也不怎么对付。

    现在有机会可以狠狠的坑他们一把,贾诩根本没有犹豫。

    “主公可以在关中,重新划分田地,将城中世家大族这些年吞并田地,重新收归官府,然后分发给主公麾下的有功将士。

    以及城外的几十万难民,同时制定下新规。

    规范那些世家大族,对外收取佃租的比例。

    同时,分发耕牛和农具,给城外难民,让他们以未来三年的粮食,逐渐还清这些耕牛和农具的花费……”

    贾诩详细的说着。

    李君越很快就点头:“嗯,就这个办法,我喜欢。

    你说说,具体你要怎么做?”

    办法和李君越,徐庶想的一样,李君越最重要是想听贾诩如何去解决。

    办法不难想,难得是如何具体执行,如何做到。

    因为,具体执行的时候,可就不是这么几句话了。

    到时候,他们将面临城内世家大族,各大皇亲贵族们的阻挠。

    李君越这边,必须想出让他们无法阻挠的理由,这样才行。

    这样到时候,城内世家大族有人再阻挠的话,李君越也能出师有名,将其灭掉了。

    “主公,这个也简单。

    主公只需要下一道命令,就说朝廷要清查这些年,长安周围所有田地的地契、

    更换新的地契,如不更换地契,将视为无主之地,收归朝廷。

    这样,主公就能搞清楚,城外那些田地,现在到底都被哪一家大族跟兼并了。

    然到时候,主公也能知道,后面可能和您作对的大族,有哪些。

    到时候,主公可以提前拉拢那些,兼并土地不严重的世家大族,分化瓦解他们。”

    听到贾诩这么说,一旁的徐庶也是微微点头。

    “继续说。”

    “如果微臣所料不错,能在长安附近,大量兼并土地的,城内有资格做到的,总共也就那么一小批。

    基本上都是之前,在朝廷上做官的。

    接下来,主公就可以发布有针对性的政策。

    比如,主公下令,现在陛下既然已经移驾许昌,那朝廷那些没走的高官们。

    是不是也跟跟着离开了,不然如何体现,他们对朝廷,对陛下的忠心呢。”

    “嘿,妙啊。

    道德绑架是不,”

    李君越听到贾诩这一招,也是笑了起来。

    不愧是老阴比。

    这一招打出去,那些要是不愿意走的朝廷高官,那你们就是不忠于朝廷,不忠于陛下。

    对于这种不忠之人,那李君越再对其下手,舆论风向就不会职责李君越了。

    只要这些高官贵胄离开长安,他们家族还想占有这么多田地?

    做梦呢。

    李君越相信,这只是贾诩的第一招,后面肯定还有更恶毒的招数。

    “还有呢?”

    “接着,主公就可以找城内,曾经被这些世家大族们,强行逼迫出卖田地的百姓。

    让他们向官府告状,状告那些世家大族曾经的罪行。

    这些年,这些士族贵胄们,这种事情做的太多了。

    留下的破绽自然也就多,这种百姓很好找。

    到时候,属下会出面,为他们做主。

    先杀鸡儆猴,这样的话,会有一些聪明的世家,主动交出兼并的土地的。

    剩下的,都是最顽固的、

    到时候,就只能继续揭发他们的罪行,引起民怨,百姓自然会撕碎他们的。”

    “嘿,这又是很熟悉的一幕啊。

    这不就是,李儒在河东那边用的那一套嘛。

    只不过,贾诩这一招更高明,不需要用刀兵杀人。

    而是要借助民意民心杀人。

    总之目的就是一个,就是清算城内土地兼并严重的世家大族。

    一个用武,一个用文,虽然都很恶毒。

    但确实贾诩更高明一些。

    这样,到时候不仅拉拢了民心,更让那些世家大族说不出话来。”

    李君越听贾诩说完,也是笑了起来。

    徐庶在一旁却冷着脸,贾诩的手段,让他很不喜欢。

    但是,徐庶也没说什么,因为贾诩的办法,确实能帮李君越解决现在的最大难题。

    “嘿嘿,贾诩。

    我现在就认命你为侍郎中,掌管关中三郡的内政之事。

    另外,为了以防万一,我会让张辽将军配合你。

    如果需要动用兵马,你可以去找张文远。

    他会配合你。

    但我希望,尽可能不要在长安妄动刀兵,更不可以引起大规模骚乱。

    要将局势控制住一定范围内。

    这样,你多长时间,可以解决这一切。”

    “三个月,主公给我三个月即可。”

    “哈哈,好。

    我就给你三个月。

    如果三个月内,你解决这件事。

    未来关中三郡之地的政务,我就交给你来管理。

    如果完不成,我就把你打入大牢,让你吃牢饭去。”

    李君越许诺了贾诩,足够大的甜头,得给人家一些动力。

    “是,主公。

    主公等属下的好消息吧。”

    很快,贾诩就走马上任,开始了他那大刀阔斧的治理行动。

    而李君越暂时也没有离开关中,四万大军,除了两万被李君越分散到西面和北面各地镇守边关了。

    其他的两万大军,就坐镇在长安城外。

    李君越不走,和城外的两万大军坐镇,就是给贾诩这样大胆治理长安土地兼并问题,最大的底气。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李君越对外不再接见任何人。

    任何城内残留的朝廷高官,什么世家大族,或是皇亲贵族,李君越一概不见。

    来人问,就是李君越带人出城打猎去了。

    任凭贾诩在城内,推行他的计划。

    反正,只要李君越在,两万大军在,长安城就乱不起来。

    剩下的,就看贾诩和长安世家大族们,慢慢交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