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管理IT化——创新与借力

三妹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鲁潇潇职场漂流记最新章节!

    鲁潇潇开始品尝到管理的乐趣,虽然经常工作一天下来腰酸背疼,回到家就想来个葛优躺。但每天早上一睁眼,鲁潇潇又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管理工作带给她的成就感足以让她忽略工作上的艰辛感。

    鲁潇潇的第三步计划就是要解决客服助理与维修工之间的矛盾问题。

    客服助理对维修工挑肥捡瘦、偷奸耍滑的现象很是厌烦。

    而维修工经常嚷嚷客服助理安排工作不合理。

    工作天天继续,矛盾时时有,日子久了,双方的成见也大了。

    鲁潇潇知道表面上的调解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问题要解决必须从根儿上入手。

    鲁潇潇自己也做过多年的客服助理,很清楚维修工挑任务的现象确实存在,而客服助理也有存在工作安排不合理的情形。

    大家之所以产生对工作分配的不同意见和不同做法,鲁潇潇分析归根结底就一个原因,大家都在利有“信息不透明”。

    客服助理对维修工实际维修状态不能做到完全把握,维修工便有了偷奸耍滑的机会。

    维修工对当天总体的维修任务不清楚,就总怀疑客服助理给自己派的活都是又苦又累的活,给别人的活都是简单的活。

    个别办事不公正有私心的客服助理也利用这点,和谁关系好就派轻松点的活,这样不免产生拉帮结派等人事关系紧张复杂的局面。

    这个问题还反映出工作中人为因素过多,准确率很难有保障,效率自然也不能有很大的提升。

    理科生思维再次帮助鲁潇潇从根本上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鲁潇潇越想越觉得这不是一个小事,心想这事既不能靠制度,也不能靠员工自觉。

    鲁潇潇想到曾经在订单处理部写过一个订单排产程序,不仅解决了信息沟通及时准确,还解决了排产的准确率。她觉得虽然工作内容差别很大,但是工作原理有一定的相似处。

    鲁潇潇越想越来劲,她要在那个小部门干一件“大”事——她要为华南业务科量身定制一款程序,用于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

    相比生产订单的处理程序,目前部门工作流程中人为的因素太多(例如工作的安排会受人生病请假,或者家庭等例外因素的影响),程序的设计要复杂的多了。

    鲁潇潇有一些年没有碰软件程序这些东东了,她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能独自完成这个设想。

    鲁潇潇悟性强,虽然从未学习过企业管理,甚至没有人指导过她,但她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之前请电教部帮忙拍摄培训视频,让她尝到借力的甜头,也懂得了管理要善于调用和利用资源。

    管理不需要什么事情都亲自做,鲁潇潇想到了找公司IT部门协助。那里人才济济,这个程序对鲁潇潇来讲很难,但对于IT部门的专业人员来讲就是小菜一碟。不过,这个程序也不是三五两天就能写出来了。

    鲁潇潇自己有过编程经验,很清楚从规划、搭框架、算法、信息收集整理、编写程序、试用、修改、再试用、切换工作模式、全面应用,最快也得要三个月,慢则可能要半年。这可不像电教部拍个视频,安排一两个人三五天就搞定了的事。

    公司正在全面推行管理IT化,IT部门忙得不可开交,如何派得出人来处理一个小部门的IT需求呢?

    鲁潇潇感觉前进的步伐沉重,但是内心那颗执着而滚烫的心不肯停歇。

    强烈的目标感,往往能让一个人产生不可阻挡的力量。鲁潇潇正是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发挥了她管理方面的所有潜能,包括成为能言善辩的“外交家”。

    鲁潇潇找到部门经理马立,她把想开发一款设备维修派工程序的想法告诉马立,她把这项举措的所有好处一一向马立讲解,同时把需要的资源和求助事项向马立报告。

    马立听后觉得鲁潇潇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管理者,这些想法很不错,但是现在人手紧张,加上公司IT资源也紧张,认为可以缓一缓。

    鲁潇潇不同意缓,但是碍于马立是上级,没有当面争执。

    回来后,鲁潇潇越想越觉得还是要尽快启动,谁知道一缓缓到什么时候去。

    她想马立可能是因为太忙,空不出心思来想这些改进,也有可能是嫌跨部门的沟通协调太麻烦。

    鲁潇潇决定自己去协调这件事,于是他联系到IT部门的负责人。约好时间,亲自登门造访IT部总监。

    IT总监是一大忙人,根本就没功夫理会这些小事情,问了三个问题就把鲁潇潇打发走了。

    “你们有没有立项申请?”

    “有没有立项预算”

    “一级部门副总经理以上批了没?如果涉及费用高的还要总经理以上批,你好好回去看看公司规定。”

    鲁潇潇自然什么都没有,灰头土脸的从IT部回来。不过,鲁潇潇觉得这一趟也没白走,至少知道了流程。

    这事不仅要通过部门经理,还得要通过总经理,她不能越级向总经理汇报,看来还是绕不开马立这一关。

    鲁潇潇再一次找到马立,她说她已经找过IT部门了,只要立项申请通过就可以,希望马立能向总经理报告这事,她愿意从始至终协调整个项目。

    马立有些不耐烦,鲁潇潇有点逼宫的状态,对马立说:

    “马经理,要是您太忙不方便向总经理报告,那么,我可以整理一份报告,发送给总经理,抄送您吗?”鲁潇潇看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

    马立心想真是后生可畏啊,虽说点子是鲁潇潇的,但她直接汇报,不是摆明了当着自己面在上级面前出风头吗,这可不成。

    马立想反正这件事也不是坏事,也不用自己出多少力,做成了也算自己部门的一份功劳,做不成也没有损失。

    马立态度大转变,表示支持并会大力协调。他让鲁潇潇尽快输出一份立项申请报告给他审核,然后预约李副总的时间进行专项汇报。

    第三天,副总经理秘书通知马立和鲁潇潇到副总经理办公室开会,马立让鲁潇潇作报告,鲁潇潇一气呵成(要知道她头天在家演练了好几遍)。

    李副总对这个小小新任科长有这样周祥的考虑表示惊讶,也深受启发。

    李副总毕竟站的层面高,思考的角度更广,他认为还可以把思路打开。李副总说:

    “不要仅仅局限于维修派工,而应该建一个智能售后服务系统。不仅智能的指导客服助理回答常见简单问题,还可以智能的派工,还可以做到数据统计,例如:工作量统计等等。

    另外不要局限华南业务科,要拉通客服部所有的科室,可以先在深圳组试点,然后推广。”

    鲁潇潇听得很入迷,他没想到李副总权高位重,还这么懂业务,直呼:“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啊?”

    李副总和鲁潇潇讨论得很激烈,马立像是一个陪衬在一旁“嗯”“好”地附和着。

    鲁潇潇当初很简单的设想在讨论中得到升华,而且赋予了它更重要的意义。

    李副总不仅同意鲁潇潇的立项申请,还当场任命她担任项目经理,要求鲁潇潇根据讨论的内容完善立项申请。

    李副总和蔼地问鲁潇潇需要什么协助。鲁潇潇趁热打铁,说:“李副总,立项报告本周内就提交给您,到时候麻烦您签字。另外,您如果可以跟IT总监打个电话那就更好了,希望能在这个月就启动项目。”

    李副总笑着说:“哈哈,这个任务很轻松嘛,现在就办。”

    鲁潇潇傻呵呵地笑了起来。

    李副总当着马立和鲁潇潇的面跟IT总监打了电话,电话那头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表示尽快抽调人员参与项目。

    李副总处理完电话,顺便让鲁潇潇介绍一下部门管理的情况

    鲁潇潇从部门纪律到工作标准化等改善一一作了汇报。

    李副总频频点头,在此之前,他在营销工作会议上听到销售部门对华南业务科服务有提升的反馈,如今从鲁潇潇口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会议结束后,鲁潇潇先出办公室,李副总叫住马立,对他说:

    “马经理,你提拔的这个鲁潇潇果然是个人才,我看她对部门管理方面的思路非常清晰,很有潜力,好好培养,她是我所见的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

    马立连连称是,心想鲁潇潇哪要培养,她就一自学成才的角儿。

    见李副总这么认可鲁潇潇,虽然面子上李副总强调了他推荐有功,但马立心里也不免有点发酸。

    由鲁潇潇牵头的售后智能服务系统正式立项了,项目组的工作如期开展。

    在程序开发这段时间,鲁潇潇全程跟进,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段时间鲁潇潇几乎天天加班,几周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圈,1米66的个头,体重下降到100斤以下。

    陈果也因为项目紧张天天加班。每天加班回到家,两人都累摊,只想睡觉,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少到接近零,夫妻俩一个星期甚至聊不了几句话。

    鲁潇潇和同学王小惠的关系也逐渐淡了,以前偶尔打个电话,成家和加上工作忙碌,一年下来基本上都没有联系过。

    一天,鲁潇潇接到王小惠电话说是要离开深圳前见一面。

    见面后,鲁潇潇得知,王小惠因为很多原因,一直在生产车间工作很无聊,回老家相亲成功,准备奉子成婚。在见面前,王小惠已经递交辞工单,即将启程回老家相夫待产。

    鲁潇潇很不舍,但人各有志,也只好作罢。王小惠这个真挚的好朋友在鲁潇潇的生活里从此消失。

    陈果见妻子比自己还忙,不免有些报怨。但被工作推着走的两人,像不断拉磨的驴,因为惯性停不下来,也不想停下来了。

    三个月后,鲁潇潇的系统完成开发,进入试行。

    试行阶段,因为工作习惯的改变,员工不免许多报怨,鲁潇潇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讲解说明,亲自示范,改良系统。

    没过多久,员工慢慢适应工作模式的改变,新系统得以正式启用。

    新系统使用后,大家工作比以前更轻松,准确率更高,员工的报怨也少了。

    员工们彻底被鲁潇潇的工作能力所折服,有这样的上级,他们感到很踏实,工作有了盼头。

    鲁潇潇在团队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只要她安排的事,大家不敢有懈怠。部门的整体业绩有很大的提升,鲁潇潇已然一名成熟的基层管理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