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硝烟起(一)

推窗看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新宋之水浒杀神最新章节!

    拜求推荐,求收藏!多谢支持,小可揖首再谢了!

    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始建于春秋时期。

    春秋时吴国开凿邗沟,连通了长江、淮河;

    战国时魏国开凿鸿沟,连通淮河、黄河;

    隋炀帝时,为开发利用江南,欲借助江南士绅贵族之力对抗关陇豪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先后开凿通济渠、永济渠,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从而形成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运河系统。

    京杭大运河的建成,对加强南北经济往来,强化中原腹地与江南经济文化纽带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宋时,京杭大运河更是成为最繁忙、最繁华的一条河道。

    如今,这条大运河上,战船前后连接,延续十数里,从南而来,正在昭阳湖集结,正是建康水军。

    旗舰之上,刘梦龙正与党世英、党世雄兄弟发生激烈争执。

    说起来,刘梦龙身为建康水军都统制,轻车都尉,是从四品武官,党世英、党世雄只是殿前司虞候,正六品武官,中间差了三级,但党世英兄弟自恃高俅亲信,三衙禁军虞候,并不把刘梦龙放在眼里。

    党氏兄弟一心通过剿灭梁山讨好高俅,以求幸进,因此两人虽知梁山轻破高唐州,溃安武军,但在内心里,还是认为梁山皆是草寇,不堪一击的,故而两人见建康水军拥万人之众,战船犀利,便欲越过张叔夜、呼延灼,直接入水泊攻占梁山,以据首功。

    作为精通水战的将领,刘梦龙对于与梁山水军作战是有信心的,他不认为梁山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能够获得中型以上战船;封锁梁山也是心中有底。

    但是以建康水军一部攻占梁山却是没有信心。水军毕竟不陆军,上了岸与步骑捉对厮杀,刘梦龙就算是再自大,也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如此地步。

    况且,刘梦龙接到的军令是在昭阳湖修整,待呼延灼部、青州部集结完毕,归于张叔夜统一指挥,攻打梁山的,现在两军未至,就让他自率水军前出梁山,败了承担全部责任,就算是胜了又如何,无令出兵也是没有好果子的。故而坚决不从党世英兄弟。

    党世英见刘梦龙如此固执,心中怒火渐起:“刘将军,我兄弟二人出东京时,太尉颁有钧旨,务必速速剿灭梁山贼寇。想梁山一众草寇,乌合之众罢了,且建康军拥众万余,还怕这区区水匪不成。将军推三阻四,逡巡不敢前,莫不是畏战?若真如此,党某定会禀明太尉,再选将领,统领水军!”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待到此时,刘梦龙再也难以坚持。想他刘梦龙,劳心劳力半生,才积功到了此位,个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了,若真是因此恶了高太尉,想必是再难起用了。

    “本将并非不愿出击梁山。只是限于军令,要集结以待张相公令旨。既然两位将军坚持出兵,须答应本将两个条件。”

    党氏兄弟二人见刘梦龙终于松了口,心道莫说两个条件,就是二十个条件又如何,只要拿下了梁山,私自出兵之事自有太尉周旋。点头应了。

    刘梦龙道:“首先,此次进击梁山,还请两位听我将令,莫要插手指挥。”

    一路行来,刘梦龙早看出这党氏兄弟分明就是草包,现在迫于压力,出兵梁山,先求无功,不能损兵折将,但要是这两个猪队友再乱指挥,就保不住要出岔子。这两个草包后面有太尉撑着,真要有事黑锅可全在自己身上了。

    兄弟二人点应了。

    “第二,出兵之时,须将行动报与张相公。相公乃是圣旨所定率臣,全权指挥此次作战,我等即便先行,也须报备相公。”

    兄弟二人也点头应了。

    刘梦龙见二人答应的如此敷衍,心中暗叹一声,颁下军令,发兵梁山。

    宋时造船技术已极为先进,所造沙船、福船已经具备远洋能力,宋朝海商可远航至阿拉伯海、东非一带。船只多采用轮桨驱动技术,称之为车船,一组两个转轮称为一车,一车两人,踩动转轮带动轮桨驱动船只,使战船在内河湖泊可以不靠风帆而高速前进。最多已可装备三十多车,载重达二万多石,也就是一千二百多吨排水量了。

    刘梦龙所部水军,装备千吨沙船四十余艘,每艘可载军士二千余人,以军为单位,三百吨沙船二百余艘,每艘可载三百余人,以营为单位,各列装大型床弩多具。另有鳅船无数,每艘数十人或十数人不等。在这个时代,以战船排水量计,可以称之为水上霸主了。

    即便如此,刘梦龙仍以稳妥为上,以小鳅船为前导,前出十数里以作警戒,自带大型战船四艘居中指挥,以数十艘营级战船为继。其余战船随后跟进,却是本为运送马步军登岛作战用的,此时全军北上,只好空船在后跟进了。

    ..........

    且说梁山大寨聚义厅中,王林并参谋部诸头领看着军情报告。

    此时,呼延灼部刚刚东出开封,预计十余天后才能到达梁山一线,而青州各府禁军正向东平一带集结。可是,建康水军却直扑而来。

    吴用道:“哥哥,其中莫不是有什么阴谋?这刘梦龙水军虽众,但以其一部来攻梁山,托大至此,非是刘梦龙所能为也!”

    公孙胜却不这样认为。公孙胜本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身处辽地,看多了汉人备受欺凌,久存反抗之心,后来拜了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武艺更为精进,又习得兵法战阵,熟知地理,其心更坚。

    起先,这公孙胜还把辽地归宋作为一生追求,想着大宋收复燕云,还辽地汉人一个朗朗乾坤,但游历宋地之后,深感赵宋朝廷昏聩,贪官横行,军伍糜烂,就起了别样心思。先是慕晁盖之名,欲引之为友,共取生辰纲,积聚财力,招兵买马,以图后计。待上的梁山,见识了梁山景象,心忖若燕云汉人亦得此安居乐业,足慰平生,故而执掌梁楼后,将多方结交好汉皆纳入梁楼,才使得梁楼能有如今耳聪目明之势。

    “哥哥,贫道熟知宋军德行,见强虏如猪羊,逢百姓若豺狗。现建康水军进击我梁山,应是不知我梁山军情,视我如草寇水匪。此为天助我也。其一部冒进,正是我全歼之良机也!”

    王林综合各处情报,也认为这刘梦龙是个难得的水军将领,不会做出这轻兵冒进之举,但也不认为能有什么阴谋在内。况且他知道在原有水浒传记中,高俅亲信党氏兄弟会随同建康军作战,故而部分认同公孙胜说法。但看此时吴用表情微显不睦,心知这吴用是典型的良禽择木而栖的士子心态,现在即已生对已投效之心,自是力求展示自我,被公孙胜言及所料有误,岂不显得无能。故而对两人所言不做臧否。

    “林冲曾言,刘梦龙算是一个将才,又行事谨慎,故而不应做出轻兵冒进之举。做出如此行动,还有一个可能在里面,就是为人所逼,迫不得已。已有情报显示,高俅亲信虞候党世英、党世雄二人也在建康军中,极有可能是二人以势压迫,刘梦龙抗不住,不得不进军。

    无论他出自何意,建康水军都是要全歼其部,收其战船的,这是我梁山军既定之策。即刻传令水军、长弓军、火炮军,按参谋部部署出战建康军!”

    董齐应命而去,向三部传达作战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