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吴氏兄弟忠勤报国,项羽初识华夏真义

张石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吴克勤看着情真意切的吴克忠,突然笑了。

    “兄长是想独走黄泉路?也太不把弟当回事了。”

    吴克忠脸色一滞,怒道:

    “老子是你长官,你敢抗命?”

    吴克勤甩开吴克忠的手,沉声道:

    “兄长,你我从小一起长大,说这些屁话作甚?”

    “今日既然已无幸礼,那愚弟也要陪兄长在黄泉路上走一程!”

    说完,吴克勤直接朝着最前线冲了上去。

    吴克忠跺脚大骂。

    “蠢材,愚不可及!”

    远处,也先在诸多瓦剌骑士的簇拥下,抵达近处。

    看着双方激烈交战的情况,也先微微皱眉。

    “跛儿干不是说只有三千兵马?怎地打了一个时辰还没打下来。”

    一旁有瓦剌将领答道:

    “对面是吴克忠所率领之亲兵,乃御前精锐,颇有战斗力。”

    也先哼了一声,冷笑道:

    “再有战斗力,也只不过是三千人罢了。”

    “派更多部队上去,淹也给本太师淹死他们!”

    顿时,更多的瓦剌骑兵呼啸而至,加入战场。

    火枪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这一次,瓦剌人的阵地中,也出现了火枪的爆响声。

    吴克忠勃然大怒。

    “该死,这些瓦剌人怎么也有火铳?”

    吴克勤刚打完一发子弹,正在紧张地重新装弹,顺便回答。

    “还不是那些该死的边将,只要瓦剌人给钱,他们什么都敢卖!”

    吴克忠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

    “王八蛋,他们就不怕陛下追责?”

    吴克勤嘿嘿一笑。

    “这年头,有钱就是爷。追责?九边所有边将都在卖,追谁的责去?”

    吴氏兄弟不再说话,继续埋头苦战。

    日头过中,开始西斜。

    战场上,许多尸体横七竖八,还有无主的战马茫然而立,不断用鼻子去拱着主人的尸体。

    一阵弹雨洒来,战马长嘶一声,缓缓倒下。

    鲜血沁入大地。

    瓦剌兵冲击势头犹如潮水般延绵不绝,明军阵中士兵数量急速减少。

    道路两旁的山坡上,箭雨密集而来,落入明军阵中。

    吴克勤一声惨叫,跪在地上。

    吴克忠见状大吃一惊,扶住吴克勤。

    “来人,快来人,掩护俺弟撤退!”

    吴克勤血如泉涌,一把抓住吴克忠的手,惨笑道:

    “兄长,弟先走一步,你是家主,你快撤。”

    吴克忠大怒,脸庞气得涨红,吼道:

    “放你娘的屁!”

    吴克忠拼尽全力,想要将弟弟搀扶上战马。

    吴克勤死死抓住吴克忠的手,低声道:

    “我娘也是你娘。兄长,快走,我死了,陛下就不会追究你的责任,快……”

    吴克勤的声音渐渐低沉,在吴克忠的怀里缓缓闭上了眼睛。

    吴克忠心中大恸,热泪滚滚而下。

    他轻轻将吴克勤的尸体放在马上,拍了拍战马的脑袋,低声道:

    “走,带你主人回家。”

    战马看了一眼吴克忠,轻嘶一声,扬尘而去。

    吴克忠站了起来,环首四顾。

    三千精锐,如今还能继续作战的,已不足百人。

    吴克忠长叹一声。

    “二三子,是本侯负了你们。事已至此,尔等都速速撤退吧!”

    说完这句话,吴克忠上马,拔出腰间长剑。

    几名军官对视一眼,有人道:

    “侯爷何往?”

    吴克忠淡然一笑。

    “自是杀贼!”

    说完,吴克忠一人一马,朝着瓦剌阵中而去。

    “鞑子,纳命来!”

    大明恭顺侯,纵声长啸,长剑锋寒,在阳光下,灿烂夺目。

    这一刻,热泪与热血同沸!

    吴克忠冲入瓦剌阵中,手起剑落,接连斩杀数名瓦剌军官。

    无数瓦剌骑兵将吴克忠重重围困。

    就在此时,包围圈突然被撕裂,几十道身影随后而至。

    吴克忠大吃一惊,怒吼道:

    “尔等为何还在此地!”

    适才发问的那位明军军官一剑将距吴克忠最近的瓦剌骑兵枭首,哈哈大笑。

    “侯爷,说来也巧,兄弟们都活得不耐烦了!”

    吴克忠悲喜交加,一甩剑锋,几滴血珠溅射而出。

    “好好好,今日,我等为大明杀贼于此!”

    画面渐渐拉远。

    吴克忠所部数十人,奋力朝也先所在大纛突击。

    随后,被浪潮般的瓦剌人所淹没。

    大秦世界之中,看到这一幕,扶苏不由动容。

    “吴氏兄弟,真国之义士也!”

    一旁的上卿蒙毅连连点头。

    “兄弟忠勤,不负其名。”

    扶苏感慨道:

    “大明毕竟是华夏正统,有如此义士在,想来那瓦剌也先纵然能得一时之胜,终不能如蒙元般灭亡华夏。”

    秦始皇突然开口道:

    “这般忠义之士,朕见过不少。”

    扶苏顿时来了兴致,道:

    “不知父皇见过的大秦忠义之士有哪些?”

    秦始皇淡淡道:

    “李牧、司马尚、荆轲、项燕……”

    扶苏:“……”

    李牧和司马尚是赵国的。

    荆轲是燕国的。

    项燕是楚国的。

    这些家伙,不都是被大秦灭亡的破国之人?

    秦始皇显然察觉到了扶苏的心思,嘴角轻轻掀起。

    “他们明知大秦强悍无匹,却都想要力挽狂澜,阻止大秦对他们国家的征服和灭亡。”

    “你说,他们难道不是忠义之士?”

    扶苏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才道:

    “可大秦代表着华夏呀。”

    秦始皇呵呵一笑,意味深长地开口。

    “是灭了六国之后的大秦代表华夏,而不是之前。”

    “扶苏啊,你将来若是想要让六国故土的那些人,让李牧、项燕、荆轲的后代为大秦而死,你就要让他们抛弃掉那些故旧的国家观念。”

    “要让他们明白,大秦才是所有华夏人应该为之效死的正统王朝!”

    扶苏凛然应是。

    同一时间,大秦高阙塞。

    高阙塞,一处在史书上籍籍无名之地。

    但在战国时代,这里却是和函谷关齐名之地。

    有诗云:

    高阙塞门迥,阴山瀚海连。三冬无积雪,六月有飞霜。

    牧马随胡地,行人照汉天。功名属吾辈,不愧射雕贤。

    两山如阙,高耸入云。

    阙中有谷,谷中有塞。

    塞南,大秦汉家之土。

    塞北,浩荡匈奴之原。

    两支骑兵一前一后,正在塞外数里之地追逐。

    为首的是一支匈奴骑兵,在他们的马鞍上还有拼命挣扎的十几道身影,多是妇孺。

    项羽纵马飞驰,从马鞍袋之下拿出一支火枪,瞄准前方正在拼命逃跑的匈奴骑兵。

    “砰!”

    一声劲响,匈奴骑兵瞬间落马。

    砰砰砰!

    更多的枪声响起,匈奴骑兵接连栽倒。

    战斗很快结束。

    项羽跳下马,拿出腰间长剑,将匈奴骑兵尸体上的左耳割下。

    这是拿回去交给主簿登记军功的证物。

    在项羽身后,几十名大秦骑兵纷纷下马,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

    “百将,咱们这一次又杀了三十二个匈奴鞑子。”

    “再这样下去,您很快就会晋升五百主了。”

    这些骑兵们看向项羽的眼神中,都带着敬佩。

    项羽刚来的时候,只不过是个统领五名战士的伍长。

    大秦老兵们对这个满口楚音的愣头青,自然是很不感冒的。

    但几个月下来,项羽凭借着超强的武艺,多次在巡逻之中和匈奴人交战,凭借惊人的战功晋升。

    如今他已经是统领一百人的百将,而且马上就能晋升统领五百人的五百主了。

    听着部下的夸赞,项羽笑了笑,并不在意。

    我乃楚人,秦国职位与我何干?

    若不是项氏全族性命尽在嬴政那暴君之手……

    对项羽的沉默,众人也早已习惯,只当是性格使然,各自散开去收割尸体耳朵,解救那些被掳走的人质。

    项羽将一名被紧紧绑缚在战马上的女子解开绳索,突然一愣。

    此女腹部高高隆起,显然已有身孕。

    “何家嫂子?”项羽有些惊讶。

    她痛苦地抓着项羽的手。

    “项叔叔,好疼,俺、俺要生了。”

    项羽大吃一惊,不及细想,直接将女子打横抱起,抱到自己马上。

    一旁有人笑道:

    “怎么,项百将这是看重了,想抢亲?”

    众人纷纷哄笑。

    项羽瞪了众人一眼。

    “她要生了,我先回去找大夫,尔等速速打扫战场回去!”

    说完,项羽用力一夹马腹,朝着不远处的高阙塞飞驰而去。

    女子紧紧地抱着项羽的后背,身体不停颤抖着。

    腹中胎儿似乎也有些躁动,项羽能清晰地感受到隔着女子肚皮传来的震动。

    “乌骓,再快些!”

    他更加用力的夹紧马腹,乌骓马犹如一道闪电,在草原上划过,直接没入高阙塞开启的关门之中。

    半个时辰后。

    项梁拍了拍项羽的肩膀,打趣道:

    “怎么如此担心,难道我侄儿喜欢有身孕的?叔叔和你说,咱们项氏男儿可不能抢有丈夫的女人。”

    项梁如今已经是高阙塞的司马。

    项羽摇了摇头,轻声道:

    “他们的那个村庄,侄儿经常去。但今日侄儿有事耽搁,去晚了半个时辰。”

    “村庄里的人,被匈奴……杀了很多。她的丈夫何大哥,也死了。”

    项梁愣了一下,正想说些什么,突然一声婴儿啼哭传来。

    很快,一名稳婆抱着襁褓,神情复杂地走出来。

    “项百将,孩子在这里。”

    项羽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看着里面那张皱巴巴的小脸,目光下意识地扫了一下孩子下半身。

    是个男孩。

    项羽松了一口气。

    终究把何大哥的血脉救下来了。

    一旁的项梁突然问道:

    “孩子的娘还好吧?”

    稳婆摇了摇头,轻声道:

    “她被劫掠上马,动了胎气,拼尽全力生下这孩儿,然后就去了。”

    抱着孩子的项羽变成了一尊塑像。

    项梁拍了拍项羽的肩膀,安慰道:

    “起码还有个血脉,这孩子,为叔会找个好人家将其抚养长大的。”

    项羽默然不语,脑海中涌出一幕幕回忆。

    那是一个阴山下的小村庄,村庄里人人淳朴。

    铁匠何大哥,每次看到项羽率队巡逻,总喜欢招呼项羽吃饭,免费给项羽磨磨刀剑。

    偶尔得了一坛酒,那就一定要拉着项羽喝几杯。

    “不怕你笑话,项兄弟。俺爹娘以前是大秦罪人,被发配到这里来戍边,修长城的。”

    “匈奴?俺真想杀他们。俺爹、俺两个哥哥以前都在高阙塞,都是和匈奴打仗的时候死的。”

    “他们不让俺参军,说何家总得有个独苗,唉。”

    “放心吧,俺们村不是有你们每天巡逻么,这里安全得很。”

    “俺打算以后多生几个儿子,怎么样也想办法让一个儿子回关中去。也不是怕死,就是想告诉父老乡亲,何家还是能出一个堂堂正正老秦人的!”

    “你是楚国人,俺早听出来了。什么楚国秦国的,不都是老祖宗的后代,同样的华夏人嘛。他们嫌弃你是楚人,那是他们没脑子。来来,喝酒!”

    “项兄弟,以后俺儿子长大了,就让他去你麾下当兵。你这么威猛,他肯定能和你沾不少光!”

    何大哥喝酒吹牛的时候,何家嫂子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微笑着帮两人添菜倒酒,时不时提醒何大哥别喝多了。

    项羽怔怔出神。

    多么美满和谐的一对小夫妻啊,怎么就都死了呢?

    一具担架从房间之中抬了出来,上面盖着白布,看不清何家嫂子的面容。

    担架经过的时候,项羽怀中的婴儿似乎有些感应,放声大哭起来。

    项羽回过神来,轻轻拍着婴儿的后背,柔声轻语。

    “不哭,不哭,叔叔在,叔叔在……”

    婴儿渐渐放松下来,在项羽的怀中沉沉睡去。

    项梁叹了一口气,拍了拍项羽的肩膀。

    “我去处理一下这女子的后事。”

    项梁刚刚迈步,项羽突然开口。

    “叔叔,侄儿想要养育这个孩子。”

    项梁脚步一顿,愣了一下才道:

    “你还没成亲呢。”

    项羽坚持道:

    “我要抚养他长大。”

    项梁默然片刻,点头道:

    “好,我等会去和王校尉说一下。”

    项梁离开后,项羽将孩子抱回营地。

    许多好奇的目光投来。

    项羽径直回到了自己房间之中。

    把孩子轻轻放在床上,看着沉睡的婴儿,项羽自言自语。

    “华夏……”

    孩子突然醒了,哇哇哭闹。

    项羽吃惊,赶忙抱起孩子,轻轻摇晃。

    孩子吃力地睁开眼睛,突然对项羽露出一个皱巴巴的笑容。

    项羽情不自禁地一笑,轻声对着婴儿道:

    “从今往后,你名——何项。”

    顿了一顿,项羽又道:

    “字屠胡。”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看着金幕之中的画面,难得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这该死的胡人,是得灭了才行。”

    “娘的,要是将来朕的大汉也被胡人这么瞎搞,朕在九泉之下都睡不好觉。”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附和。

    就连太子刘盈也道:

    “父皇所言极是。儿臣看完金幕,恨不得亲自上阵,杀几个胡虏出气。”

    刘邦斜了一眼刘盈,道:

    “你小子天天跟儒家那几个老不死在一起读什么之乎者也,能有这本事?”

    刘盈脸色顿时涨红。

    吕雉笑了笑,道:

    “陛下可能忘了,儒家也是能执三尺剑平天下的。”

    刘邦脸色顿时和缓,呵呵笑道:

    “算了算了,朕当年的苦,就不给这小子吃了。”

    “他啊,只要以后能让大汉平平稳稳地发展,自然会有蒙恬李牧一样的将军出现,追亡逐北的。”

    刘盈心情激荡,不由高声道:

    “儿臣一定荡平漠北,不让胡虏侵扰中原百姓!”

    刘邦一笑置之。

    顿了顿,刘邦又看向曹参。

    “老曹啊,等会你从国库拨一笔款子,给长城那边的戍边将士。”

    “尤其是那些为抵抗胡虏战死的家属,多给点抚恤,再减免……嗯,二十年钱粮税赋。”

    曹参非常痛快地点头。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刘邦长出一口气,看向金幕,心中还是有些沉重。

    胡虏,从古至今,都是华夏中原的心腹大患啊!

    大唐世界之中,李渊表情默然。

    李元吉倒是忍不住了,破口大骂。

    “这些该死的瓦剌人,有朝一日定要将他们全部灭亡,脑袋都拿来当酒杯!”

    大唐群臣,不少人表情都有些微妙。

    大唐以北朝起家,在场许多人要么就是五胡后裔,要么祖先之中多多少少也混入一些五胡血脉。

    听着李元吉这话,心情还是复杂的。

    李世民咳嗽一声,开口道:

    “入得汉家,便是华夏同袍。”

    “这北方胡虏确实应该平定,不然将来咱们的子孙后代,岂不是如大明这般被肆意屠戮?”

    这句话顿时点醒许多人。

    对啊,管他祖先是谁,但咱的子孙后代那将来都是正儿八经的华夏人。

    这要是自家子孙后代将来被什么契丹、女真、蒙古、瓦剌如此屠戮……

    一想到这里,大唐众臣顿时群情激愤。

    “秦王殿下所言极是,必须要杀尽北方胡虏!”

    “突厥必须死,契丹也得死!”

    “堂堂大唐,务求除恶必尽!”

    李元吉看着这一幕,心中不免莫名其妙。

    刚刚本王说话的时候,你们这些家伙屁都不放一个。

    怎么二哥一开口,你们就激动得好像突厥人杀了全家似的?

    李建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色也是非常难看。

    二弟在朝堂之中的号召力,竟然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了吗?

    李建成的危机感越来越重了。

    过了一会,散朝之后,李建成突然赶上李世民的脚步。

    李世民有些惊讶:

    “皇兄,可是有事?”

    李建成一脸和蔼笑容。

    “二弟啊,咱们兄弟两人也有好久没谈心了。过几天你若是有时间,来东宫喝顿酒如何?”

    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后露出灿烂笑容。

    “既然是皇兄相邀,那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收回眼神,看向台阶下一名将军。

    “杨业,你感觉如何?”

    台下这名将军,年纪约莫五十左右,但整个人龙精虎猛,双目中熠熠生辉。

    正是刚刚投降大宋不久的北汉将军,杨业!

    杨业闻言,沉声道:

    “不瞒陛下,臣之前为北汉效力,见此情形,多矣。”

    赵匡胤眉头一扬,好奇道:

    “北汉和契丹乃是父子之国,难道还有战争?”

    杨业高声道:

    “既国名为汉,自当是华夏人,如何能屈服于契丹这般胡种之下?”

    “这也是为何臣不愿意为北汉而死的原因,北汉刘氏,只知道卑躬屈膝讨好契丹。”

    “若是有反抗者,刘氏不但不同意,反而还会将其捕杀。”

    “刘氏不得人心,故而大宋之统一,乃是顺应天命。”

    “臣虽不才,征讨契丹时,愿为陛下前驱效死!”

    赵匡胤闻言,呵呵大笑。

    “好,好一个华夏杨业!”

    就在此时,一封八百里加急传回。

    “陛下,云州急报!”

    赵匡胤看着手中这份急报,脸色从期待,变成阴沉,最后大怒。

    砰一声,赵匡胤拍了桌子。

    “这个曹彬潘美,竟然无能至此!”

    战报之中,曹彬潘美虽然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的七个州,但却在云州之外被十余万骑兵主力突袭。

    双方一场苦战,宋军虽消灭四万余辽军,但自身也伤亡三万余人。

    损失惨重之下,北伐大军不得不暂停进攻,暂时南撤五十里地。

    大宋群臣得到这个消息,也是面面相觑,心中都是大惑不解。

    宰相赵普忍不住道:

    “咱们大宋可是坐拥数万火枪兵,还有火药加持,怎么会打成这个样子?”

    赵匡胤怒气冲冲地开口。

    “朕怎么知道!该死的,若是被其他王朝的皇帝们知晓,怕是笑都要笑死了。”

    群臣顿时默然。

    难道大宋武力这个笑话,真的连火枪和火药都拯救不了?

    赵匡胤重重哼了一声,道:

    “罢了,传旨下去,让曹彬潘美先班师,滚回来向朕领罪!”

    “至于北伐……”

    赵匡胤目光落在杨业身上,沉声道:

    “尔立刻北上,接替曹彬潘美,先稳住这一次拿下的七州之地!”

    杨业顿时身形挺得笔直,铿锵道: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

    顿了顿,杨业又开口道:

    “若是陛下不着急,臣希望能看到这土木堡之变后再出发。”

    赵匡胤奇道:

    “为何?”

    杨业指了指金幕,沉声道:

    “里面明军和瓦剌军的战法,许多都是臣之前闻所未闻。”

    “臣在想,或许臣和大宋能从中学习到新的战法,更好地击败契丹!”

    赵匡胤一拍大腿。

    “言之有理!”

    金幕之中,画面已经切换到了明军帅帐。

    朱祁镇坐在上首皇位上,脸上明显带着惊慌。

    “什么,也先竟然真的追到朕屁股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