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杨坚李渊双重认证,民族融合才是最优解

张石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看着李世民被挤兑的样子,李渊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朕也不怪你。”

    “坦白说,咱们北朝确实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鲜卑人的习俗,但只要注意一下男女大防,小节终究还是无碍。”

    李世民连连点头。

    “父皇说得对。”

    李渊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警告李世民道:

    “但像李治那个臭小子一样,连自家老爹的女人都娶来当皇后,绝对不行!”

    李世民无比赞同,高声道:

    “绝对不行!”

    其他群臣看着这对父子,一时间啼笑皆非。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高洋死后,其长子高殷继承了皇位。】

    金幕中,出现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少年天子,他表情温和,气度雍容,有一股让人难忘的神采风姿。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咦了一声。

    “此子也是败家子?朕总有些不信。”

    扶苏也有些惊讶。

    “这高殷看起来并非是那种嗜血残暴之君。”

    群臣也纷纷附和。

    正所谓,相由心生!

    看一个人的长相,很多时候其实就能判断出这个人大致的脾气性格。

    当然,这需要非常深的阅历,见过和了解非常多的人,才能做到。

    在场的大秦君臣,显然并不缺少阅历。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微微皱眉。

    “这小子看起来很顺眼啊,竟然也是个败家子?”

    萧何也颇为疑惑。

    “此子以长相而言,该是个仁君才对。”

    历朝历代的君臣们议论纷纷。

    【由于高洋死得太早,高殷继位时年仅十六岁。】

    【高殷是一个仁慈之人。】

    画面中,少年高殷战战兢兢地拿着一把刀,站在高台上。

    他的面前跪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囚犯。

    皇帝高洋表情淡然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平静地喝着酒,道:

    “殷儿,你作为将来大齐皇帝,杀人是你的必修课。”

    “来,给朕把这个死囚杀了!”

    高殷苦着脸,恳求高洋。

    “父皇,儿臣听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此人若是有罪,父皇派人诛杀即可,何必让儿臣来呢?”

    高洋大怒,对着高殷喝道:

    “一天天读那些儒家书籍,血性都读没了!”

    “你若是不斩下他的脑袋,朕今天就杀了你!”

    在高洋的逼迫下,高殷战战兢兢地举起手中的刀,一声发喊,咬牙砍了下去。

    一刀下去,只破了皮。

    高洋大怒,吼道:“再砍!”

    两刀。

    三刀。

    终于,囚犯流血过多,倒在地上。

    高殷浑身颤抖,看着高洋。

    “父、父皇……”

    高洋大怒,吼道:

    “头还没断,朕让你把他的头砍下来!”

    高殷闭着眼睛,哐哐哐又砍了好几刀。

    但始终无法将脑袋砍下。

    高殷心中惊惧,吓得丢刀大哭。

    “父皇,儿臣真的做不到啊!”

    高洋气急败坏,直接拿出鞭子,啪啪啪地抽了高殷三鞭。

    随后抢过高殷手中的刀,一刀将囚犯的头颅斩落。

    “没用的废物,蠢材!”

    将高殷大骂一通后,高洋扬长而去,只留下浑身发抖的高殷一个人在高台上。

    【这件事情给年幼的高殷留下了十分浓重的心理阴影,导致高殷有了口吃结巴的毛病。】

    秦始皇看到这里,连连皱眉不止。

    “这个高洋,简直就是个脑残中的脑残!”

    扶苏也极为气愤,道:

    “皇帝的职责是治理国家,又不需要亲自杀人。”

    “让一个幼小的孩童持刀去斩别人的首级,这般酷烈手段,他怎么想得出来的?”

    【高洋觉得高殷过于汉化,想要废掉高殷,却遭到了国内以宰相杨愔为首诸多汉族大臣的反对。】

    【通常来说,儿子长大之后,若内心敬佩父亲,就会成为和父亲性格相同的人。高洋就和其父高欢的性格类似。】

    【但若是儿子内心反感父亲,就会成为和父亲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就比如高殷和其父高洋,性格就截然不同。】

    【高殷继位之后,重用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汉族大臣,大力推行汉化改革,行仁慈治国之道。】

    【这个举动,也得到了高殷生母,太后李祖娥的大力支持,毕竟李祖娥也是汉人。】

    【为了实现改革目标,必须要做的就是集中皇权,收回高演、高湛等皇族亲王们手中的兵权。】

    【但高殷的这些改革,无疑触怒了高演高湛,加之高归彦关键时刻走漏风声,高演高湛抓住机会,起兵捉拿了杨愔等人,挟持高殷来到太皇太后娄昭君面前对峙。】

    画面中,高演大声道:

    “母后,若是全按照高殷的改革来做,咱们鲜卑人将来也别说什么权力了,就安心的当汉人的狗而已!”

    娄昭君一听此言,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当即大骂自己的儿媳妇,当朝太后李祖娥。

    “你这个汉人贱婢,难道不知道大齐是我们鲜卑人建立的吗?我们鲜卑人怎么可能会受你这个汉人老妇的摆布!”

    【娄昭君作为高欢正妻,说话可谓一言九鼎。】

    【高殷当即被废黜为济南王,责令迁出皇宫。】

    【杨愔等推动改革的汉族大臣尽数被诛杀,高欢和娄昭君的第六个儿子常山王高演登基,成为北齐新皇。】

    【高殷被废,标志着北齐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融合再度失败,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越发深刻,内在冲突不断。】

    【这,也正是北齐明明最为富庶,最后却被北周轻易灭亡的最大伏笔。】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看到这里,表情之中也带着感慨。

    “周太祖,真是功莫大焉。”

    “没有周太祖的改革让关中胡汉融合,就没有后来强悍的大周和大隋了。”

    杨勇有些好奇地开口。

    “父皇,这民族融合,当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隋文帝轻笑点头。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没有民族之间的融合,那么胡人士兵和汉人士兵一旦上了战场,就是各自为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把对方看成自己人!”

    “有了周太祖的改革后,每一个关中折冲府之中的袍泽都是同村同镇同县,大家的田宅在一起,孩子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久而久之自然产生感情,成为真正的乡党。”

    “上了战场,乡党之间自然守望相助,拼死相救,如此发挥出来的威力,就远胜之前了!”

    顿了顿,隋文帝又开口道:

    “当然,这个融合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花费的时间数以十年计!”

    “这也就是为何在前面的战争中,周太祖即便完成了府兵的初步改革依旧难以战胜高欢的原因。”

    “只有到第二代、第三代关中府兵成长起来的时候,大周才有了真正横扫天下的实力!”

    听着杨坚的话,杨勇似懂非懂。

    他毕竟不是从那个火热的年代成长起来的。

    但他心中却记住了一句话。

    民族融合,有百益而无一害!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也发出了感慨。

    “民族融合……”

    他的表情有些出神。

    这位大唐的开国皇帝,想起了自己人生之中见过、打过交道的许多人。

    有好人,也有坏人。有胡人,也有汉人。

    李渊定了定神,抬头看向群臣,笑呵呵地开口。

    “各位看到这里应该也知道,想要真正成为华夏的王朝,除了汉化这条路之外,别无他途!”

    群臣之中,大部分点头。

    也有少部分鲜卑大臣,表情迟疑,欲言又止。

    李渊又接着笑道:

    “不过大家也放心,咱们现在这座大殿之中所站着的都是唐人,都是朕的好臣子,都是大唐的好官员!”

    “今后,若是有人以什么民族、出身原因来相互攻讦,那朕第一个就要治他的罪!”

    听到李渊的话之后,在场的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陛下英明!”

    李世民心中也是无比佩服。

    鲜卑人?汉人?

    其实,那都是过去式了。

    如今,在大唐的土地上只有一种人。

    唐人。

    从岭南到东北,从山东到西域。

    普天之下,皆是唐人!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高演继承皇位之后,不但废除了侄子高殷在过去几个月里进行的各项汉化改革,更一鼓作气将高澄、高洋两位兄长在位时的汉化政策也废除了七七八八。】

    【至此,北齐不但没有如西魏一般进行民族融合,反而大踏步地后退回了民族对抗的道路上。】

    【好在高演同样也是颇具才能,他在高洋执政后期就已经是北齐实际上的治理者,故而获得皇位之后,北齐内部依旧还是有条不紊。】

    【然而,高演却面临着一个心病!】

    金幕之中的高演,陷入了一个回忆。

    那是他的皇兄高洋,重病垂死之时,和高演的一番对话。

    病榻之上的高洋拉着高演的手,流下眼泪。

    “七弟啊,朕恨当初不听你的话,过度沉迷酒色,现在朕真的要死了。”

    高演也是极为悲伤,眼睛通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高洋吃力地喘了几口气,对着高演道:

    “高殷那个臭小子,他的性格实在是太弱了,他继承皇位,朕不放心。”

    “七弟,朕把皇位传给你吧。”

    高演大吃一惊,心中顿时闪过无数念头。

    皇兄这是真心的,还是在试探我?

    若是真心,我只要答应,便能成为大齐第二位皇帝!

    若是试探,我一旦答应,恐怕就要横死当场!

    终于,高演拿定主意,正色对着高洋道:

    “皇兄说的这是什么话!大哥死的时候侄子们还年幼,由皇兄来继位是理所当然。”

    “现在高殷侄儿都十六岁了,马上就能成年,何须臣弟越俎代庖?”

    高洋见高演坚辞不受,默然良久,突然拉住了高演的手,恳求道:

    “七弟,将来你若是夺了皇位,无论如何,请留高殷这臭小子一命。”

    “皇兄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当时的高演万万没想到,仅仅过了几个月之后,他真的就被高殷逼得发动政变,将这个侄子取而代之。】

    【成为皇帝的高演立刻就面临一个问题,究竟要不要杀掉被废除的侄子高殷?】

    【杀了,自然一了百了,永绝后患。】

    【许多跟随高演篡位的臣子,更是强烈地要求高演即刻杀掉高殷。】

    【可高演答应哥哥高洋在先,又怎么能背信弃义?】

    金幕之中,高演表情无比挣扎,甚至都已经开始扭曲起来。

    他在皇宫之中奔跑着,突然扯下一段树枝,一片片地摘着树叶。

    “杀,不杀,杀,不杀……”

    片刻后,最后一片落叶被摘下。

    “……杀。”

    高演闭上眼睛,终于下定决心。

    【在篡位一年后,高演命高邦彦前往晋阳城,将被监视居住在晋阳城之中的废帝高殷毒杀。】

    【高殷死后,高演本该松一口气,但他却因为不堪良心上的折磨,开始神智错乱。】

    画面一转,只见上千名宫人举着火把,围绕着高演的寝殿站立。

    几名鲜卑巫师在大殿面前,跳着狂乱的舞蹈,表情极为扭曲,动作非常疯狂,好像在和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战斗一般。

    【在进行了驱鬼仪式之后,高演感觉心情好了不少,便骑马外出散心。】

    画面中,高演正策马狂奔,突然表情一阵恍惚,似乎看到了高殷披头散发的冤魂自空中浮现,对着他凄厉大叫。

    “不!!!”

    高演大叫一声,直接摔落马下,口吐鲜血,昏倒过去。

    【高演在这一次的事故中摔断了肋骨,受伤极重,虽有太医医治,依旧无力回天。】

    【此时,距离他十七岁侄子高殷在晋阳被毒害,仅仅过去了两个月!】

    看到这里,秦始皇不由长出一口气,表情竟有些释然。

    “呵呵,这还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高殷背信弃义,夺了侄子皇位却又杀了侄子。”

    “他若不死,天理难容!”

    扶苏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家父皇,突然心中一动。

    父皇是在邯郸出生的,那时候邯郸还是赵国的都城。

    小时候的父皇跟随皇祖母,孤儿寡母在邯郸求生,受尽了白眼和欺凌。

    后来父皇继承大秦皇位,攻克邯郸灭了赵国,便将当年欺负过自己母子的人全部找出来,杀了个干净!

    这,或许便是父皇心中的天理报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