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马嘎尔尼觐见,中英贸易谈判,乾隆皇帝真正的想法!

张石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马嘎尔尼定了定神,将思绪收了回来,目光重新投射在眼前的乾清宫大殿上。

    他带着几分敬畏的心情,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快步进入殿中。

    在这里,他又一次被震惊了。

    作为大英帝国的外交高官,曾经被派往莫斯科担任大英帝国驻俄罗斯公使的马嘎尔尼,并不是一个没有见识过世面的土包子。

    但眼前这座乾清宫,它的富丽堂皇,巍峨大气,依旧给马嘎尔尼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在马嘎尔尼的面前,是已经八十岁的乾隆皇帝。

    乾隆坐在龙椅上,好奇地注视着面前的马嘎尔尼。

    马嘎尔尼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单膝下跪。

    “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汉诺威的保护者、东印度公司的庇护者、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领主,伟大的乔治三世陛下派本人马嘎尔尼前来,祝伟大的中国皇帝陛下能永远宰制这片古老的土地!”

    乾隆皇帝看了一眼站在马嘎尔尼身后的李神父。

    李神父忙道:

    “西洋外夷小国国王,遣使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乾隆皇帝嗯了一声,目光落在了马嘎尔尼下跪的右边膝盖上,微微皱眉。

    在大清,这般外来使者都应该双膝下跪,行三跪九叩大礼才对!

    但马嘎尔尼等人坚持认为,在面对英国国王的时候他们都只需要单膝下跪,自然就更不可能对大清皇帝这个异国君主双膝下跪。

    最终,在乾隆皇帝的圣裁下,同意了马嘎尔尼的条件。

    乾隆皇帝淡淡开口:

    “乔治三世,呵呵,没想到这番邦蛮夷,竟然也行的是大秦始皇帝古法。”

    大秦对皇帝的称呼,除去始皇帝之外,就是秦二世,秦三世……

    “好了,把国书递交上来吧。”

    和珅上前两步,从马嘎尔尼的双手中接过国书,交到了乾隆皇帝的手上。

    理所当然的,这份国书由两种文字写成。

    乾隆皇帝仔细地审视着国书,大殿之中一时间变得极为安静。

    国书之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一些寻常的问候语。

    “……具体通商事宜,望伟大的中国皇帝命人与马嘎尔尼商讨,其人已由我授予全权,可作英吉利王国与中国谈判之代表。”

    乾隆皇帝抬起视线,淡淡吩咐了一句。

    “赐座吧。”

    马嘎尔尼站了起来,在一旁坐下。

    乾隆皇帝随口道:

    “朕听说,你们那边有个叫法兰西的国家,近来似乎很不太平啊?”

    马嘎尔尼听完翻译之后,微微露出惊讶的表情,道:

    “是的,伟大的皇帝陛下。法兰西是我们联合王国的死敌,近年来正遭遇我们的不断打击,即将崩溃。”

    乾隆呵呵一笑,道:

    “朕还听说你们英吉利和法兰西有过一场百年战争,结果你们在欧罗巴大陆上的土地都被法兰西抢走了?”

    马嘎尔尼的惊讶越发明显了,过了好一会才道:

    “我们联合王国真正的长处在于海军,陆地作战确实并非我们所长。”

    “但我可以向您保证,法国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渡过海峡,踏上我们的土地。”

    乾隆皇帝闻言不由晒然,道:

    “小小岛国,何足道哉!”

    “纵然法兰西人不能登陆,尔等无法也就是只能自保。”

    “大不了,就是乘船到外面去,欺压一些茹毛饮血的野人罢了!”

    听完翻译之后,马嘎尔尼的表情不免有些难看,但外交官的气度让他很快平静下来,道:

    “皇帝陛下,我想您可能对联合王国海军的强悍缺少了解。”

    “事实上,整个欧罗巴的走向都在我们联合王国的掌控之中。”

    “若您不信的话,等过两年法兰西王国彻底崩溃的时候,您应该就能明白联合王国的实力了。”

    乾隆笑了笑,又道:

    “那你们这个联合王国,比之罗刹国又如何?”

    马嘎尔尼微微抬起下巴,道:

    “只有最落魄的日耳曼贵族才会选择去俄罗斯成为皇族,联合王国乃是盎格鲁和萨克森人所组建的同盟发展而来,是日耳曼人中最为高贵的种族,他们根本无法与我们相提并论!”

    乾隆不置可否,又询问了马嘎尔尼一些欧洲大陆上的局势。

    马嘎尔尼一一作答,心中不免越来越惊讶,暗自想道:

    “没想到这位远在东方亚洲的中国皇帝,竟然对欧洲的局势如此了解!”

    聊了大约两刻钟,乾隆呼出一口气,苍老的脸庞上明显露出了疲惫的表情。

    “尔不是说,尔的国王送来了一些礼物吗?”

    “让朕看看吧。”

    马嘎尔尼点了点头,朝着和珅看了一眼。

    和珅朝着外面一招手,很快,几十样物事就被搬进了大殿之中。

    马嘎尔尼站了起来,给乾隆皇帝一一介绍。

    “这是我们联合王国的天文地理仪,这是联合王国发明的蒸汽火车模型,这是我们联合王国最为先进的珍妮纺织机模型,这是地球仪……”

    乾隆皇帝颇感兴趣地从御阶上走了下来,一边听着翻译的介绍,一边看着面前的各种新奇事物。

    片刻之后,乾隆皇帝在那个精巧的地球仪面前停了下来。

    他伸出手,轻轻地把地球仪转动。

    这个地球仪上标注的国家并不多,只有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最为详细,其他地方则较为模糊,带着大片的空白。

    乾隆皇帝的手没有任何停留地让美洲大陆从自己眼前划过,在西欧上稍微停留了一会,最后将地球仪停在了亚洲的最东边。

    他看的并不是大清的疆域,而是在大清北方的那个庞然大物。

    沙皇俄国。

    乾隆皇帝的视线注视着西伯利亚,看着贝加尔湖一带,久久没有移动。

    “布里亚特……”

    良久后,乾隆皇帝松了一口气,有些意兴阑珊地回到了自己的龙椅上。

    “今日就到此为止,尔等可以退下了。”

    “剩余事宜,由领班军机大臣和珅与尔商讨便是。”

    马嘎尔尼愣住了。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大殿中还没有被介绍的很多事物。

    蒸汽机,老式燧发枪,滚动印刷机,望远镜……

    沉默片刻后,马嘎尔尼点头道:

    “好。”

    等马嘎尔尼等人离开后,乾隆皇帝揉了揉太阳穴,对着面前的群臣道:

    “尔等觉得这英吉利王国如何?”

    众臣不知乾隆皇帝心中的想法,一时间都不敢开口说话。

    最为了解乾隆的和珅察言观色,开口道:

    “陛下,奴才以为,这西洋番邦,不重文化,不读圣贤书,一心只知研究这些奇技淫巧,乃是落了下乘。”

    “唯有我大清位居天下之中,才是真正的盛世王朝。”

    乾隆脸上露出了笑容,点头道:

    “呵呵,这些个西洋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大一统的概念,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朕的大清究竟有多么强悍!”

    “哼,若非大清距离欧罗巴万里之遥,朕早就将这些欧罗巴小国一一灭亡了!”

    “还拿大清几百年前就有的技术来朕面前卖弄,简直可笑!”

    群臣齐声道:

    “陛下圣明!”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这英国的技术,怎么和《工业革命》之中的技术如此相似呢?”

    刚刚马嘎尔尼介绍的那些产品,对朱元璋来说可太熟悉了。

    根本就和大明从金幕中兑换的《工业革命》全集里介绍的一模一样嘛!

    朱高炽想了想,道:

    “之前书中说工业革命自英国而起,看来确实是事实。”

    “没想到这小小岛国,竟然也有这般改变世界的技术出现。”

    朱元璋微微点头,长出一口气: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

    “纵然是蕞尔小国,但……呵呵,达者为师啊。”

    “高炽啊,你这些天盯紧一些工部,朕要在最快的时间里看到属于大明的蒸汽机出现!”

    朱高炽赶忙点头应是。

    朱元璋摸着下巴胡须,心中总有些不太爽利的感觉。

    “诸位卿家,尔等都说说,为何工业革命这般惊天动地的变革,不是出自咱们华夏,而是出自西方一个小小岛国之中呢?”

    大明群臣面面相觑,说不出话。

    这个问题,根本答不上来啊!

    蓝玉沉吟片刻,试探性地开口:

    “或许,是因为这些红毛夷狄的运气比较好?”

    朱元璋哼了一声,瞪了一眼蓝玉:

    “运气?你是不是想说,朕之前能从元末诸侯之中脱颖而出一统天下,也是运气使然?”

    蓝玉吓了一跳,赶忙跪下:

    “臣不敢!”

    朱元璋表情冷淡地看着蓝玉:

    “运气这种东西,永远都是锦上添花。”

    “真正的成功者,实力才是第一。”

    朱高炽欲言又止。

    靖难之役盘点视频中,他可是亲眼见证了自家老爹朱棣是怎么靠着逆天的运气翻盘的。

    三次大风相助,一次济南城门下死里逃生。

    但凡少一次,朱棣都死定了!

    朱元璋斜了一眼朱高炽:

    “那是因为你爹自己找死!”

    “正常的用兵之道,谁会像他一样,天天就想着以少胜多,以主将之身冲锋陷阵,真以为自己是项羽了!”

    说着,朱元璋突然有些遗憾。

    若是这个时候朱棣在此,不但能骂人,还能踹上几脚,这才解气呢。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坐在乾清宫大殿里,出神地看着金幕里那一样样事物。

    在场的康熙朝大部分臣子,视线和康熙皇帝都是一致的。

    那是一杆非常崭新,但在诸多进贡之物中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东西。

    燧发枪!

    康熙缓缓道:

    “之前视频里的清缅战争,缅甸人就是用这种枪,把弘历麾下的那些蠢材打得屁滚尿流,对吧?”

    坐在下首的弘历闻言嘴巴张了张,但什么也没说出来。

    胤禛狠狠地瞪了一眼弘历,点头道:

    “皇阿玛,应该就是这种枪,和缅甸人的枪支基本一致。”

    康熙呼出一口气,淡淡道:

    “之前朕也曾经支援过喀尔喀蒙古诸大汗许多军备物资,老十四你是兵部尚书,你说说大清支援的军备物资有什么特点?”

    十四皇子胤祯不敢怠慢,出列答道:

    “回皇阿玛的话,大清资助给喀尔喀的都是老旧、落后的军备物资,威力和大清正在使用的至少要差一到两个等级。”

    康熙皇帝点了点头,道:

    “没错。所以这英国人拿来卖给缅甸和大清的燧发枪,会是最先进、威力最大的吗?”

    胤祯想都没想就答道:

    “绝对不可能!”

    顿了顿,胤祯看了一眼坐立不安的弘历,又补充道:

    “皇阿玛,清缅战争的时候弘历还是中年皇帝,如今已经是一名古稀老者。”

    “这燧发枪若还是清缅战争时候的枪支,恐怕英国之中早就已经研发出威力远超此枪的新式火枪了!”

    康熙皇帝嗯了一声,道:

    “继续说。”

    胤祯又道:

    “儿臣在想一件事情,若是这英国不是派遣使者前来,而是直接用一支舰队来袭击大清沿海港口,那结局会是如何?”

    胤禛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沉声道:

    “十四弟,你这是什么意思?”

    “大清幅员万里,国土辽阔,岂是这小小的英国能够战胜的?”

    胤祯嗤笑一声,道:

    “四哥,你要不要看看你儿子的军队,被英国人几十年前的燧发枪打成了什么样子!”

    “那是缅甸人,只不过是英国人支持的傀儡罢了,英国之军队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比缅军更为精锐!”

    “连弘历的领班军机大臣傅恒都因为缅甸战事而死,你就那么笃定你的儿子将来真的能打败英国人?”

    “要我说啊,能勉强维持个平局,都算是弘历有本事了!”

    听着胤祯的冷嘲热讽,胤禛、弘历父子的脸色都非常难看。

    如果这两父子现在坐在皇位上,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口出狂言的十四阿哥拉出去斩首。

    但很可惜,如今大清帝国的话事人是康熙皇帝,是十四阿哥的亲爹!

    康熙敲了敲桌子,让众人的注意力重新回来。

    “老十四说得没有错,清缅战争的时候大清的武器就已经落后,更何况是几十年之后!”

    “哼,弘历之前的诸多政策,朕看得一清二楚,也知晓他的意图。”

    “若是像他这种政策之下大清的兵器技术还能发展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咄咄怪事呢。”

    说着,康熙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复杂,自嘲一笑。

    “即便是现在,大清的火枪难道就不落后了?”

    在这条世界线,如今这个时间点上,准噶尔汗国可还没有灭亡呢!

    乌兰布通之战,准噶尔汗国之所以能在决战中全身而退,靠的不就是俄罗斯人支援的先进火枪火炮?

    一想到这里,康熙皇帝就不由有些心塞,喃喃自语。

    “罗刹国,那还是日耳曼人之中最低劣的血脉呢……”

    这声自语传入众人耳中,顿时满殿皆静。

    若日耳曼人之中最差劲的俄罗斯武器都已经比大清先进,那其他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国家,他们的武器又该比大清厉害多少?

    这个问题,只要稍微想一下,都让人心惊肉跳!

    康熙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缓缓开口:

    “礼部也要想想办法,不管怎么样,都给朕联系一下欧罗巴诸国,弄到一些欧罗巴最先进的火枪。”

    “若是有图纸者,重赏!”

    说完,康熙皇帝身体往后,缓缓靠在了龙椅背上,彻底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金幕之中,马嘎尔尼与和珅正对而坐,侃侃而谈。

    “尊敬的军机大臣,我们联合王国的要求如下:”

    “第一,请贵国在广州之外开放更多的港口城市,与我国进行通商贸易,我们可以出售大量的工业产品和机器给你们,增加贵国的工业生产力。”

    “第二,我们希望能在靠近贵国茶叶和丝绸产地的地区获得一块租界或者是岛屿,由我国商人长期居住,并由我国在当地行使司法权力。”

    “第三,废除广州城中诸多影响你我两国扩大商业贸易的措施,惩治那些恶意盘剥为难我国商人的贵国官员。”

    “第四,希望贵我两国能互派常驻使节,并允许我国商人进入贵国京师开设商铺进行贸易。”

    “第五,希望贵我两国能签订通商条约,贵国以宗主国的身份命令诸藩属国对我国开放贸易市场。”

    “第六,希望贵国取消对我国商人的流动限制,让我国商人可以在贵国境内自由迁徙行商,并对我国商队进行法律上的保护。”

    ……

    和珅不紧不慢地喝着茶,听着翻译一条条说着,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波动。

    过了好一会之后,和珅才咳嗽一声,道:

    “此事事关重大,本官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接着还要禀报陛下,由陛下圣裁。”

    马嘎尔尼沉吟片刻,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小盒子,放在了和珅的面前。

    “这是鄙人的小小礼物,希望能借此增加跟大人之间的友谊。”

    和珅哈哈一笑,漫不经心地打开了盒子。

    里面是一块纯金制成的怀表,指针正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和珅饶有兴致地拿着怀表把玩了一会,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好了,今日的商谈就到这里为止吧。”

    马嘎尔尼微微皱眉,心中显然有些不满,但很快就露出笑容。

    “希望能在不久之后听到大人的好消息。”

    画面一转,已经是御书房之中。

    乾隆皇帝表情平静地听着和珅的汇报,偶尔推一推鼻子上的眼镜。

    和珅说完之后,乾隆皇帝淡淡道:

    “英吉利要朕答应这么多条件,他们能付出什么?”

    和珅恭敬道:

    “回陛下的话,英吉利人愿意对大清出售蒸汽机、火车、枪支以及其他工业制品,但不包含生产技术。”

    “此外,他们还愿意帮助大清建造铁路,开发矿产,建立工厂和更多的港口码头。”

    “对了,他们还说,若是一切谈判顺利,可以出售二十艘‘狮子号’同级的战舰给大清。”

    “以及,大清若是愿意对罗刹国开战,英吉利人还愿意出售十万支最先进的火枪和一千万发弹药,再加上五百门速射火炮,不过需要分期交付。”

    “两国缔结条约后,大清还可以通过驻英国公使,对英吉利提出更进一步的商贸需求。”

    乾隆沉吟良久,没有说话。

    和珅也不着急,就这么安静地侍立着,等待着。

    许久之后,乾隆皇帝开口道:

    “和珅啊,尔觉得,英吉利进贡的东西,是好东西吗?”

    和珅看了一眼乾隆皇帝,轻声道:

    “是。奴才派工部官员和工匠仔细观察过了,里面许多事物都极为先进,尤其是火枪、火炮,更是如今大清急需。”

    “兵部那边也派人去了,按照他们的意思,若是得到足够的英吉利火枪火炮,灭亡缅甸应当不在话下!”

    乾隆皇帝不置可否,道:

    “那你的意思呢?”

    和珅脑海中莫名闪过了马嘎尔尼之前送给自己的那块纯金怀表,迟疑片刻之后开口道:

    “奴才觉得,完全答应英吉利人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什么租界、司法权更是无稽之谈。”

    “但若是能购买英吉利的火枪、火炮、战舰,也不是不能继续商谈下去。”

    顿了顿,和珅轻声道:

    “工部和兵部那边的反响极其剧烈,恨不得马上就到手新式武器和机器。”

    乾隆闻言,脸色突然变得阴沉了下来。

    “愚蠢!”

    “这些条件,朕一个也不会答应!”

    这个回答完全出乎和珅的意料之外,让这位服侍乾隆皇帝多年的领班军机大臣脸上露出了愕然的表情。

    乾隆皇帝并没有解释,而是对着和珅道:

    “尔就按照朕的意思去回复那个马、马……”

    一旁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马嘎尔尼。”

    镜头随之转动,出现了一名同样头戴冠冕,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

    【大清皇太子,爱新觉罗·颙琰。】

    颙琰就站在乾隆御案前的右手侧,跟和珅正对而立。

    乾隆嗯了一声,对着和珅挥了挥手。

    “下去吧。”

    和珅深深地看了一眼颙琰,随后告退。

    等和珅离开之后,颙琰迟疑片刻,忍不住开口道:

    “皇阿玛,其实儿臣也觉得和珅之言有些道理。”

    乾隆看了一眼颙琰,似笑非笑地开口:

    “朕怎么记得,你跟和珅算不上和睦呢?”

    颙琰闻言,额头顿时滴下汗水。

    太子和领班军机大臣勾结,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颙琰忙道:

    “儿臣并非支持和珅,而是觉得,大清若是能从英吉利那边获得一些先进的武器,就能彻底灭亡缅甸。”

    “如此,也能震慑诸多藩属国,扬大清国威!”

    乾隆表情变得柔和了一些,脑袋摇晃了一下。

    颙琰会意,立刻走到乾隆皇帝身后,殷勤地按揉起了肩膀。

    乾隆皇帝眯起眼睛,舒适地享受了一会,才缓缓道:

    “朕当然知道和珅说的是对的,所以朕才不能同意。”

    “啊?”颙琰愣了一下,手上的动作不由停顿。

    但他马上就回过神来,继续给乾隆轻柔按摩,并问出心中疑惑:

    “还请皇阿玛赐教。”

    乾隆稍微挪动了一下身体,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随后才道:

    “颙琰啊,尔可知道那英吉利的政体?”

    颙琰道:

    “皇阿玛说过,那英吉利的国王不过是虚君,真正执掌国家治理权力的乃是议会。”

    “其中,上议院以类似大清旗人的贵族为主,多年下来已无实际权力。”

    “下议院,才是真正决定英吉利大政方针的地方。”

    乾隆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

    “这个什么下议院,无非就是……呵呵,周朝时的国人共治罢了。”

    “不,下议院的议员和国人还是有区别的,那些个议员们,大多都是巨富商贾的代言人。”

    “换言之,是巨富和商贾在掌控着英吉利,尔懂吗?”

    颙琰忙道:

    “皇阿玛教诲得是,儿臣茅塞顿开。”

    乾隆示意颙琰换一个地方继续按摩,随后继续道:

    “朕观英吉利所求,无非就是通商,通商,还是通商!”

    “不得通商之便,你以为英吉利会那么好心,把最先进的武器战舰卖给大清?”

    “但通商的后果你可想过?”

    颙琰仔细地咂摸了一会,似乎隐隐约约抓住了什么。

    “皇阿玛是在担心大清的商贾在开放通商之后,可能会变得像英吉利商贾一样,想要掌控大清?”

    乾隆面无表情地开口:

    “不是可能,是一定会。”

    “纵然大清商贾没有这种想法,那些英吉利人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大清的商贾们掌控权力。”

    “尔再想想,大清商贾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颙琰不假思索地开口:

    “若是国内商人,自然是以江南为最,内地晋商、徽商次之。”

    “若和外国商贸而论,广州则为第一。”

    乾隆伸出手,敲了敲面前的御案。

    “江南!尔可不要忘了,之前大清征服天下,杀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江南,反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江南!”

    “哼,若是全面开放通商,江南商贾必然一跃而起,成为大清举足轻重的力量。”

    说到这里,乾隆皇帝的目光渐渐变得阴冷。

    “尔真以为,那些江南汉人忘了百年前的血仇吗?”

    “朕这辈子下了六次江南,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难道朕不明白?”

    “等江南商贾真的富裕起来,又得到了英吉利商贾的帮助,呵呵……”

    “第二个朱元璋,怕是就要出现喽!”

    颙琰闻言,脸色不由大变。

    明太祖朱元璋最有名的事迹是什么?

    当然是——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御书房中,陷入一片安静。

    良久,乾隆皇帝摆了摆身子,推开了颙琰的手,然后缓缓靠在了龙椅的靠背上。

    “所以你明白了吧?”

    “大清的根基,是满蒙一体,是八旗!”

    “若是朕答应了英吉利人的通商要求,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要求,都是在自掘根基!”

    “大清,绝对不能和外国通商,绝对不能让那群汉人商贾像英吉利商贾一样成长起来!”

    颙琰只感觉心脏砰砰直跳,迟疑良久之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另外一个疑惑。

    “皇阿玛,若是不通商,儿臣唯一担心的是,大清的武器落后……又该如何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