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称王准备(完)

倦鸟落旧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宣传机器一旦开始发动,那真的就是一夜之间,百姓都知道了,王三对于兵士是相当好的。

    当然,仅限于,你没有犯罪。

    而且兵士的待遇,也开始增加。

    王三下令,增加军饷,然后就是登记义务兵,必要的时候会开始招兵。

    高陵县其实也没多少人了,大部分都被其他离散的王二旧部带走了。

    剩下留下来的,其实更多还是从西安府过来的流民。

    王三解决了宣传,同时命令王信开始杀人,杀什么人?

    杀一批违规乱纪的兵,然后开始整编王二留下来的军事力量。

    从现在开始,大同军的军队体系,正式更改。

    之前基于明廷小旗、总旗、百户、试百户、把总、试千户、千户这一套制度在正兵内停用,但地方上暂时还沿用。

    从现在开始启用军衔划分为:

    兵:丙等、乙等、甲等。

    士:下士(从九品)、中士(正九品)、上士(从八品)。

    尉:准尉(正八品)、中尉(从七品)、上尉(正七品)。

    校:准校(从六品)、中校(正六品)、上校(从五品)。

    将:参将(正四品)、中将(从三品)、上将(正三品)、封号上将(从二品)。

    都督:副都督(正二品)、都督(从一品)。

    这套弄下来,意味着军衔之外,将会启动军制改组。

    这一次,王三决定大规模启用火器,覆盖率要达到整体军队的一半。

    这个比例,比现代明廷三分之一的覆盖率会高很多,因此为了保证后勤和战斗力,王三决定重炮和减铳。

    也就是炮兵的数量,会增加,铳兵的数量相对应减少,以应对极端天气情况的影响。

    因此,一个标准战斗单位,为十人。

    之前王三想要选择三三制,但后来想想算了,因为火器的覆盖率,暂时还做不到,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进步。

    所以,他就在这个基础上扩建。

    小旗(十人)、总旗(五十人)。

    然后十一个总旗,设为一个营:铳兵总旗两个、炮兵总旗两个、后勤总旗一个、斥候总旗一个、刀牌总旗两个、弓弩总旗一个、警卫总旗一个。

    同时,准许每个营的主官,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根据战事情况,临时委任队长。

    最多不超过三队的调任,也就是每队一百六十五人内的编制调拨,仅限于战斗。

    意思就是,一旦开始战争,营尉就可以根据战斗安排,兵种协调,然后选任合适的人选,担任本队的指挥。

    而警卫总旗,由王三这边直接安排人过来,负责拱卫指挥部,以及扛旗。

    也就是说,这一套是根据如今的半冷兵器,半热兵器做出的协调。

    营之上为团,但团不设团长,而是直接跳到旅长的位置。

    十一营,一个旅。

    然后在战斗中,旅长有权强制整编各个营,比如抽调所有炮兵、斥候、单独组成骑炮团,或者集中所有铳兵,单独组建铳兵团,都可以。

    看各家怎么安排。

    这么一搞,一个旅,就有高达六千零五十人的战斗力。

    但这么做,也就意味着王三对军队的放权,将会达到一个恐怖的境地。

    不过王三也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暂时来看,他的军队小军团作战绝对没问题,但要是遇到大军团作战呢?

    因此,到了团级单位,会增设作战参谋部,除了各个营内本身的参谋之外,旅部也得委派参谋下来,协同商讨。

    而警卫内,会承担起旗令、拱卫、传达的作用。

    因此,警卫的补充,是被允许的。

    如果本团内警卫战损过分多了,王三是允许各级警卫选拔人选,直接填补地方,到期了这些警卫回到学校重新深造,然后调出去重新再分配。

    这么一来,一个旅,六千零五十人,足够应对大规模的战事。

    旅之上,则是师。

    到了师这个单位,就改成了三到五旅为一师,师级单位,就是将军们的领导了。

    就现在来看,王三能给全部兵力整顿成两个满编师。

    当然,这是已经压榨到极点的数据。

    但如果少一点,差不多八个旅,足四万八千四百人,小五万。

    于是,王三就给自己任命为上将,直接总领大同军第一师师长。

    成立师级参谋部,开始构建整个大同军的防御框架。

    第11旅,旅长王信,负责高陵县、西安府的战争。

    第12旅,旅长马元利,负责三原县、咸阳方向战争。

    第13旅,旅长王伊,负责鄜州、黄龙县防御。

    第14旅,旅长王渠,负责进攻庆阳府、完成上次王三跟萧家的约定。

    第二师暂时由王三兼任。

    但第二师属于比较杂乱的编制,因为很多人都在外边混,所以暂且没有将他们具体人数算出来,不过王三还是给了编制。

    比如第21旅,旅长王僧,负责山西战事。

    第222团,团长白沉水,负责进攻同州、渭南、华州。

    第231团,团长张存盅,负责协防保安、延安、延川。

    第242团,团长丁原,负责绥德方向的防御。

    这么调整之后,其实第二师的编制并不是完整的,因为还有其他改组成军屯、兵备的各级千户、守备千户、别部千户。

    之后等他开始攻打西安府,然后从后方抽调这些兵备陆续来轮换,再一点点改编他们。

    因此第二师编制大部分是空着的,也没有必要一上来,就把他们逼得紧张兮兮。

    不过这么调整下来,“数字”正式开始应用,番号也变了。

    新顺王的军队,仍然称呼为大同军。

    王三很喜欢这个称号,而且这也是他法理型的源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距离称王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王三命人发信给南部的明廷陕西军队,邀请他们来参加自己的建制典仪。

    没错,就是这么嚣张!

    伴随着王三的书信送到了洪承畴的桌案上,洪承畴脸都黑了几度。

    但他没有说话。

    打开之后,上边就明确写到:“明廷逆民且逆天,百姓困顿,民生凋敝,天命不再。尔欲逆天而行否?

    若亲至吾前领罪,可减罚,否则明年元月十五后,我军南征西安,而等土鸡瓦狗,难为一合之敌。

    另外,同州已定,我军不日西出潼关。

    若出潼关,明廷震动在即,而等陕西上下政要,可能担责?

    若是不愿意担责,称王之日,送呈礼单,米粮三十万石,吾可明年秋前,不出潼关,否则夏收之日,潼关破灭之时。”

    “敲诈勒索来了!!!”

    洪承畴咬着牙,突然好想发兵去干王三,但最后他忍住了。

    因为……打不过!

    王三不是王二,他的军队,已经有一批抵达了三原县外围,正在破坏本地的村堡,掠夺人口,同时王三正在河上铺木板,然后开始有骑兵越境,正式进入渭水南部的西安府各个地盘,开始骚扰他们了。

    洪承畴手中团练就这么多,如果乱动,指不定就被王三找到机会直接干掉。

    只能等朝廷的动作。

    但朝廷……

    洪承畴猛地拍桌站起来,来到了地图上。

    今年七月开始,因为王二这边军队遭到了王信的整顿,大批人逃亡,已经引起了整个固原、陇右、汉南的变动。

    洪承畴听到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那就是陕西巡抚胡廷宴跑到了固原,同时延绥巡抚岳和声因为王三包围延安,也跑到了固原,想要从固原这边借兵回来打。

    但他俩没钱,所以洪承畴有点担忧的看着固原。

    如果明年要打同贼的时候,固原爆发兵变,那乐子可就大了。

    “道台,出大事了,关大人被调走了。”

    洪承畴听到这个消息都愣住了,接着又听到他的手下说:“调任南京户部尚书。”

    听到这话,洪承畴都愣了好久:“也就是说,我成了陕西布政司唯一到任主官了?”

    “是……是的。”

    【周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