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拜师蒋王庙

台城烟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南北情仇录最新章节!

    马罕带着司马正驾车而行,眼前出现两条路,一条乃是官修大路,走此路可直通京都建业,而后转道茅山。

    另一条是少有人走的旧路,此路较官修大路来说,回茅山则需要绕道广陵,路程远上许多。

    马罕寻思李劲先适才所说之言,料想捉刀营这伙人是违背了慧琳本意,于任务之外,多生的事端。

    而且他们任务不但没有完成,更是折了这许多同伴,纵使那逃走的二人回到宰相府,也不敢多提淮河渡的事情。

    若是宣扬出去,慧琳必定怪罪于他们,说不定还会弄得自己人头不保。

    这事恐怕是黑不提,白不提,就此了结。

    不过马罕向来小心谨慎,并未沿大道前行,而是挑了这条偏僻旧路,打算借道广陵,之后自扬子渡过江,直返九霄宫,如此则可绕过建业,以免节外生枝。

    起初,二人埋葬好丁勉、许复,天色已晚,加之大雪天气,赶路更是艰难,马罕驾车沿小路前行,见道旁有座破庙,便决定在破庙中歇息一晚,待到天明,再行赶路。

    司马正下得车来,抬头一看,见破庙前歪歪斜斜挂了一块匾额,匾额上书“蒋王庙”三字。

    司马正也没多想,便在破庙附近,找了一些干草枯枝,在庙中生了火,与马罕一同烤火取暖。

    马罕见司马正不言不语,料想他定是还在悲痛丁勉、许复之死,故而也没主动说话,只是从行囊中取了一些干粮,二人分了吃了一些,马罕便独自打坐。

    这时,司马正走到马罕身前,“噗通”一声跪倒,流着泪不住地向马罕磕头道:“求马道长教我武功!”

    马罕微微睁开双眼,问道:“你为何学武?”

    司马正想也没想,恨恨地说道:“报仇!”

    马罕摇了摇头说:“不对,学武虽然可以报仇,但这绝非武学的正道。”

    司马正这时哪里懂得马罕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不知如何回答,只是一味磕头。

    马罕见他如此,叹道:“唉,今日你我相遇,也是天意。我收你便是,快快起身吧。”

    司马正一听马罕答应,“咚咚咚”又磕了三个头,抹着鼻涕眼泪说道:“谢师傅大恩。”

    马罕示意司马正退到一边,自己也站起身来,随后扎了个马步,说道:“看好了。”

    说完,“呼呼呼”打起拳来,见这拳法,平平无奇,倒是不难,只是马罕打得有些快,司马正站在一旁观看,不知师傅什么意思。

    须臾,马罕一套拳法打完,将手背在身后,对司马正说:“刚才一套拳,你还记得多少?来来来,打给我看。”

    司马正知道马罕考较自己,当下便学着马罕模样,扎了个马步,脑中想着刚才马罕的动作,演练起来。

    马罕在一旁观看,并未提点。

    待到一套拳法打完,这司马正竟然没有一处忘记,只是有些招式出拳快慢拿捏不好,有些招式脚下方位踩得有所偏差。

    马罕见状,微笑点头,以示嘉许,说道:“不想贫道晚年,竟然还能收你这么个天资聪慧的弟子。”

    要知收徒拜师之事,徒弟要选师傅,师傅更是要选择徒弟。名师得遇贤徒,才能让自己的一身本领有个传人。

    而马罕虽然弟子众多,然而入室弟子只有三人,一直想再收一个关门弟子,今日得遇司马正,马罕也是喜出望外。

    马罕示意司马正就地而坐,自己坐在他对面,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传你武功,并非要助你报仇,只因我年轻时曾受司马氏大恩,今日收你为徒,也算是报恩了。日后你当勤加练习,至于报仇之事,你自行拿捏,休来问我。不过我要警告你,他日你若用我教你的武艺滥杀无辜,我定不饶你!”

    司马正点头答应。

    于是,马罕正襟危坐,正色道:“自今日起,我正式收你为入室弟子,在我门中,你排行第四。你有大师兄陆修静,二师兄孙游岳,三师兄……唉……不提此人。”

    马罕说到这个三徒弟时,言语间,多有惋惜痛恨之色,司马正见师傅不肯提及此人,也不便多问,只是依言答应着。

    马罕又道:“今日你既入我门,当知本派来历。我派名叫“上清派”,开派祖师乃是“二仙奶奶”魏华存,刚才教你的这套拳法,便是祖师传下来的入门拳法“二仙拳”,我派于丹徒茅山立“九霄万福宫”传道,为师是本派第六代掌门。你可记得了?”

    司马正此时尚不知道祖师威名,只是见师傅如此了得,连师傅都敬佩的人,定是十分了不起的大人物,当下连连点头,凝神静听。

    马罕忽然咳嗽几声,司马正问道:“师傅,先前您老人家就一直咳嗽,是不是打那些坏人的时候受的伤?还是路上着凉了?”

    马罕笑道:“都不是,这毛病已经跟了我十多年了,恐怕一生都会跟着我。”

    说到此处,马罕眼中怨恨之情一闪而过,随后说道:“不说这个了,我再教你一些入门的内功心法,你且记好。我派武功,分为内外双修,’外’是说我派的拳脚兵器上的功夫,本门以剑、掌双绝闻名江湖,剑是七十二路’回风剑’,掌是二十八路’天罡掌’;这’内’便是说的本门内功《上清大洞真经》。而这内外双修,更是以内功修炼为主。修炼内功,当日日不辍,不但内力可不断增强,练到最高境界,便可飞升成仙。只是这内功中有四道玄关需要冲破,若冲不破,莫说飞升成仙,即便想窥武学巅峰之境界也是千难万难的。”

    司马正问道:“师傅到第几关了?”马罕笑道:“第二道玄关我已经冲了快三十年了。”

    司马正听得此言,心想:师傅第二道玄关尚未冲破,已经如此厉害了,我又不想成仙,若是能达到师傅的境界,能报得了仇我就心满意足了。

    此念一出,司马正此生便再也难入仙道了。

    马罕又道:“我先教你内功入门部分。夫道生于无,潜众灵而莫测;神凝于虚,妙万变而无方。杳冥有精而泰定发光,太玄无际而致虚守静,是之谓大洞者欤………”说了一遍口诀后,马罕便传授司马正运气修炼的法门,司马正亦是认真学习,一丝不苟。

    司马正独自潜心领会要诀,马罕说道:“你只需记得一点,天地间唯有一气,人身也有一气,本门内功,第一关便是以气化无极,第二关是无极化阴阳,第三关是阴阳化四象,最后一关是四象化八卦。每一关都需要苦练。”

    司马正点头答应。

    随后,马罕又和司马正讲述了一些上清派历代人物,还有一些江湖逸闻趣事。

    不觉间,竟讲了一个多时辰,一老一少话匣一开,仿佛收不住了一般。

    司马正边听边问,也不觉疲惫,从江湖武林,说到历代名人,而马罕因为不想引起司马正难过,便只字未提司马家的过往。

    只是马罕知道,这个疑团不解开,司马正终生不会明白为何天下人痛恨司马家。

    司马正见师傅有意回避司马家历史,也不多问。

    到了师傅提到当朝人物时,才开口问道:“师傅,之前那个姓李的恶人说什么宝藏的,是怎么回事?”

    马罕摇头道:“这宝藏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其中细节,我也不知,只是听说这宝藏乃是当年东吴孙权为了防备曹操进攻,所埋藏起来的军饷,听说宝藏里面奇珍异宝数不胜数。直到后来宝藏的秘密传到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的手上,那孙皓还没来及把祖先的宝贝挖出来,便被你的祖先司马炎灭了国。而司马炎一直没有杀孙皓,只是想从他那里套出宝藏的下落,不过,那孙皓至死,也没把秘密说出来,只是让司马炎得知了一点宝藏的线索,听说秘密是藏在孙皓随身的佩剑之中,孙皓死后,佩剑入司马氏之手,不过可惜,秘密还没解开,司马家便内乱了,随后外族入侵,北方大乱,最后连皇帝都被人抓去了,此剑也流落江湖。百年来,江湖人士争相抢夺这柄佩剑,你来我往,众人不思报国,反而自相残杀,以至于北方之地,至今仍然在鲜卑拓跋氏的手中。”

    说到这里,马罕不胜悲愤,司马正见师傅如此难过,赶忙安慰道:“师傅,都怪我不好,我不再问这事情了。”

    马罕苦笑一下,说道:“今日已经晚了,明天还要赶路,早点睡吧。刚才教你的内功心法,需得每日修炼,莫要荒废。”

    待马罕说完,司马正便起身将先前拾来的干草在地上铺好,一个给马罕休息,一个自己躺着。

    马罕见这徒弟如此勤快,心中倒也高兴。

    二人睡下不多时,马罕便隐约听到啜泣之声,想来,是司马正又在想念许复、丁勉二人了,马罕只当没有听见,当下也不去打扰。过了一会儿,哭声停歇,司马正已缓缓睡去。

    这一夜,司马正做了好几个梦,一会儿梦见丁勉、许复二人复生,一会儿梦见父亲母亲疼爱他,一会儿梦见自己练就《上清经》飞升成仙。一夜间,他哭了睡,睡了醒,醒了又哭,反反复复。

    第二天卯时,师徒二人便已起身出行。

    一出庙来,但听得北风在耳边呼啸,银絮飞天,琼瑶匝地,四下里白茫茫一片,一夜大雪,到现在还未停歇,师徒二人驾着车,离开破庙,身影渐渐消失在漫天大雪之中。

    二人就这样走了二十天,一路上,也算得太平的很,并未遇到捉刀营的人来寻仇报复,司马正一路上对师傅服侍周到,马罕也乐在心里。

    自蒋王庙拜师至今,司马正每日打拳练功,马罕从旁指点,已经逐渐将入门功夫全部学会了。

    这一日,大雪已停,师徒二人来到广陵扬子渡,包了一艘小船,船夫安排人手,七手八脚地将木箱和驴车抬到船上。

    马罕和司马正也先后上船,二人站在船头,马罕望着奔流不息的浩浩长江,不禁感慨人生苦短,指着江对岸和司马正说道:“过了长江,便是蒜山渡,到了蒜山渡,便是丹徒地界了,再走半天,我们就可以到九霄宫啦。”

    司马正踮起脚,眺望对岸,只是江上被一层薄雾笼罩,隐隐约约,不大看得清。

    忽然,二人听到江边有人大喊:“救人啊!有小孩子掉到江里去啦!”

    渡口边顿时乱成一团,船夫、行人都在沿江找寻落水的孩子。

    司马正也站在船头帮忙寻找,只见上游江中隐隐约约漂来一人,瞧那人年纪,似乎和自己差不多大,正在水中挣扎,此时情况已经万分紧急!

    注:第一,上清派为正一道分支,而文中所说的马罕,确实是第六代掌门人,不过此人生卒年不详,人物事迹亦不可考,故而作者对马罕生平故事,进行虚构,还望读者不要误会。而文中所说陆修静和孙游岳二人,历史上也并非马罕弟子,亦属虚构,而孙游岳实际是陆修静徒弟。

    第二,茅山大茅峰,至今仍然有著名景点“九霄万福宫”,现今为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景区中的一个景点。“九霄万福宫”一名,出自明代万历年间。刘宋时期,当地只有一些简单的祭坛,用以纪念三茅真君飞升之所,至齐梁时期,才开始修造殿宇。作者为了剧情需要,故而将明代的宫殿名称用在这里。只因不想误导读者,所以在此加以说明,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