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老朱回宫,彻查土地兼并

日月行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最新章节!

    徐达有些诧异的打量着茉莉和百合,这两个小丫鬟,倒是生的俏丽。

    只是……

    她们为何能坐在朱成身边,就算是上桌,丫鬟也没有资格。

    在大明,尊卑贵贱,分的清清楚楚。

    老朱和蓝玉也有些好奇,不过徐达更为在意,因为她的女儿徐妙锦,可是朱成的婚配对象。

    难不成,这两个小丫鬟另有身份?

    三妻四妾不打紧。

    但隐瞒……

    “呵呵。”

    感受到徐达的视线,朱成咧嘴一笑,他自然知道对方的想法。

    “在我府中,没有尊卑之分,只要恪守规矩,谁也不比谁卑贱。”

    在朱成眼中。

    吃饭时在一边看着,多多少少有些抹灭人格尊严。

    侍奉吃饭,自己还不能吃?

    心中的教育,让他无法接受。

    “就像是你们,我也没有端过康王殿下的架子吧。”

    “这倒是。”

    朱元璋三人想了想,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尊贵的康王殿下,竟然和几名商贾如此态度。

    实在是有些奇怪。

    纵使老朱爱民如子,但也未必做得到和人民打成一片,而是带着一丝怜悯的关怀。

    这种怜悯,就是建立在朱元璋的高贵上。

    而在朱成眼中。

    ——他没有什么高贵。

    “好,很好!”

    朱元璋明白朱成的想法,深深点了点头,眼中的赞许之色昭然若揭。

    这种不自认高贵,比他的爱民如子,还要更胜一筹。

    真正不似伪装的承接了朱元璋对待民众的作风,甚至更进一步。

    老朱甚至有些想到薨了的朱标。

    心思涌动。

    不由得扒了两口饭,掩饰住情绪。

    然而在吃到朱成烹饪的菜肴时,老朱却是愣住。

    “这……”

    这味道,竟然不比火锅差!?

    应该说。

    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香型,没有辣椒的那种刺激味道,反而接近于正常餐膳的感觉。

    酸辣土豆丝爽脆清凉、土豆炖牛肉酱香油脂味充足、红薯甜粥香甜软糯、蜂窝玉米亦是老朱没吃过的清甜。

    ——任何一道菜。

    都完爆御膳!!

    “好吃!”

    “这个真好吃!”

    “……”

    蓝玉和徐达也是连连惊呼,情不自禁的将一口口菜饭送进嘴巴里。

    本来没吃到火锅,朱元璋和蓝玉还有点失望,但是现在这四道菜肴,直接将失望转换成浓浓的惊喜。

    “康王殿下,这所用的食材,竟然是刚才那三种作物!?”

    朱元璋不敢相信。

    土豆、玉米、红薯三者在老朱眼中,味道都一般般吧,真正的价值在于充饥。

    可谁曾想到。

    烹饪一番之后,竟然如此美味,产量如此高,味道又如此棒。

    朱元璋对土豆、红薯、玉米爱不释手了。

    “当然好吃,你想一下,豆子用火烧一下,是不是贼难吃,烹饪能让它的味道提升,土豆、红薯、玉米烧一下味道就不错,烹饪是不是更好吃了?”

    朱成咧嘴一笑,夹起一块肥瘦带筋,裹满汤汁的软嫩牛肉送进嘴巴里。

    哇。

    土豆牛肉,真的是绝配~!

    这一场午餐。

    吃得老朱、徐达、蓝玉都心满意足,之前吃过不少主粮,现在又将所有菜都风卷残云炫进肚子里。

    让朱成再度惊叹,这三人的食量是真的恐怖。

    尤其是老朱和徐达。

    这气氛。

    颇有一种家宴的感觉,轻松惬意,能吃到儿子(女婿)亲手做的菜。

    感觉格外好。

    徐达撇了撇朱元璋,心中感叹道,这才是家宴啊,不特么是端上一盆烧鹅坑他啊。

    酒足饭饱之后。

    老朱又要了一些土豆、玉米、红薯回去,朱成大大方方的送给三人许多。

    反正即将大范围种植,提前给他们点,也无所谓。

    ……

    乾清宫。

    御书房。

    “蓝玉,老鼠的实验你亲自操办,务必得到准确结果,我倒要看看,咱朱成皇儿的言辞是否正确。”

    老朱坐在龙书案后,阴沉着脸下达圣谕。

    “是!”

    蓝玉领命离开。

    “徐达,秘密调查土地情况,看一看咱大明现在的土地,是否有被兼并的趋势。”

    “是!”

    徐达也离开。

    整个御书房中,只剩下朱元璋自己,他还在思考王朝周期论。

    不过突然间。

    他想起朱成所说的三晋之地的旱灾,犹豫少倾之后,对着身后的太监说道。

    “让刘基来御书房见咱。”

    “是。”

    不一会。

    刘基来到御书房,刚要叩首,便是被朱元璋拦下。

    “伯温不必多礼,咱叫你过来,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想让你算算,三晋之地,是否有灾害发生?”

    朱元璋保险起见,还是让刘伯温算一算。

    当然。

    他只说了让三晋之地,并没有言明旱灾,朱元璋怕自己说的太详细。

    反而影响到刘基卜算。

    “臣遵旨。”

    刘基躬身领命。

    他心中思绪万千,也不知道为何朱元璋会让他算三晋之地的灾难。

    实际上。

    刘伯温的卜算,还真不是迷信,是一种较为浅显的天文、气候学。

    早在三国时期。

    诸葛亮就能观星算到东风来临。

    可见古人对气候的预测,也有独到的见解,实际上刘伯温都不需要卜算。

    因为他没有察觉到,有任何气候上的骤变因素。

    于是在片刻后。

    刘伯温便是回答说道。

    “臣愚钝,未曾感觉到三晋之地有灾害,还请陛下恕罪。”

    “嗯,没事,那你下去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心情大好。

    ——既然刘基都已经说了,三晋之地不会爆发灾难,想来朱成的医卜星象,不能超过刘伯温吧?

    “臣告退。”

    刘伯温躬身离开。

    离开御书房时,刘伯温还一脸懵逼,为何会问自己三晋之地的事?

    当夜。

    刘伯温又夜观天象,还是没有察觉到异样,于是也就将这件事抛诸于脑后。

    ……

    半个月转瞬即逝。

    朱元璋倒是没有再往朱成那边跑,他可是大明皇帝,政务不少。

    而且还有其余皇子呢。

    其余几位皇子,接连报告政务,虽然处理的不算多优秀,但也中规中矩。

    朱柏、朱橚、朱榑、朱檀等几人,被朱元璋以‘处理番地政务’这一理由,送回各自的番地。

    朱棣、朱棡等表现还算优异的皇子,还被老朱留在应天府。

    或许是知道,朱元璋召回皇子的意图,这些还留在应天府的皇子,一个比一个卖力。

    似乎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启禀陛下,今日四皇子又去了军营;三皇子去了大学堂……”

    一位锦衣卫,向老朱例行报告。

    “嗯。”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还留在应天的这几位皇子,都算是不错,可是为何,没用听到关于朱成的报告?

    “那朱成呢?”

    “回禀陛下,康王殿下还是老样子,在自己王府里,并没有太大举动。”

    “呵呵。”

    气得笑了起来。

    别的皇子,都一个劲的在自己面前表现,这朱成,倒是一个异类。

    唯独上过一次奏折,自领造船司指挥使,还是要坑国库银子。

    不过……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截止到现在来看,朱成的优秀,远在其余人之上啊。

    “陛下,凉国公求见。”

    就在此时,太监尖细的声音从御书房外响起。

    “你们先退下吧,让凉国公进来。”

    朱元璋让锦衣卫离开。

    随后蓝玉走进来。

    “陛下,实验结果有了!!”

    “快说!”

    老朱听到蓝玉提起实验,顿时兴奋起来,

    他这几天能安心不找朱成,就是在等实验和土地兼并调查结果。

    ——有事惦记着。

    “和康王殿下所说的一模一样,当老鼠数量少时,它们状态非常好,充满活力。”

    “随着繁衍,开始有大老鼠出现,挤压小老鼠的生存空间。”

    “臣一共养了5窝老鼠。”

    “2窝老鼠提高饲料,暂时得到安宁,但是继续繁衍,开始出现大老鼠蛮横的储存、浪费食物,也不给小老鼠吃的情况。”

    “这2窝,最终都是大老鼠和小老鼠厮杀起来,1窝大老鼠把小老鼠咬死足足2/3;一窝小老鼠把大老鼠咬死。”

    “然后重归繁荣。”

    “没有提高小饲料的3窝,比提高饲料的2窝老鼠更早爆发厮杀。”

    “大老鼠和小老鼠互有胜负……”

    蓝玉说完之后,深深的低着头,他能预料到,此时的朱元璋心情绝对不美妙。

    这实验结果证明。

    朱成所说的王朝周期论,绝对是有迹可循,土地兼并、土地负载,是限制国祚的根本原因。

    而这两者……

    似乎都是发展的必然过程,人民会生孩子,富有者会想办法让自己更富有。

    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难道说,所谓的王朝,终究都有衰败的那一天???”

    朱元璋喃喃自语。

    不过他的双目,却也是充斥着一抹火焰,他洪武皇帝,绝对要找寻破局方法!!

    为大明永垂不朽,拼尽生命!!

    “禀告陛下,魏国公携密报归来。”

    “快让他进来!”

    朱元璋压低声音。

    他倒要看看,大明的土地,已经被兼并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