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邺城之战,直接让历朝皇帝都无语了!

张石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零点小说网 www.ldxsw.net,最快更新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朱高炽赶忙开口道:

    “皇爷爷,爹他不是前几天刚刚出征蒙古了吗?”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就在前几天,朱棣和蓝玉率领着一支大军,浩浩荡荡地北伐去了。

    这一次北伐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消灭鞑靼,第二个是消灭瓦剌。

    蓝玉率领的右路军自大宁出发,负责鞑靼方向。

    朱棣率领的左路军从山西大同出发,负责瓦剌方向。

    朱元璋哼了一声,看着朱高炽道:

    “既然你爹不在,那就由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朱高炽:“……”

    朱高炽思考了一会,非常认真地开口道:

    “皇爷爷,孙臣觉得,对于华夏的老百姓来说,和平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朱元璋嗯了一声,道:

    “那你觉得,要如何才能获得和平呢?”

    朱高炽道:

    “孙臣觉得,应该要对内休养生息,对外止兵戈休战,这样老百姓自然就能获得和平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对这个答案的点评。

    “愚蠢!”

    朱高炽顿时呆滞。

    朱元璋抚着胡须,淡然道: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你只要弱小了,敌人就会来侵犯你。看了这么多期盘点视频,难道心里还没点数吗?”

    “真正的和平,从来都不是靠忍让获得的,而是靠强大的武力!”

    “就好像如今的大明,谁来敢侵犯大明?他们不敢,是因为大明和朕喜欢不动兵戈吗?”

    “不,是因为他们知道朕的大明无比强悍,只要敢侵犯大明,大明的大军分分钟就会把他们给踏平了!”

    朱高炽目瞪口呆,心中的想法显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喃喃自语。

    “强大,才有和平?”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着朱高炽语重心长地开口。

    “你的庙号是仁宗,足以证明你确实不喜欢打仗。”

    “但军队这种东西,从来都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不喜欢打仗可以,但一定要对军队多加训练,要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不然,就会像盘点视频之中的土木堡之变一样,大明本来才是更强的一方,却被瓦剌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难道你还想要让你的孙辈,你的后人因为你所谓的不动兵戈,承受土木堡之变那样的苦难吗?”

    “朱高炽,皇帝可以仁慈,但也必须在关键时刻提得动刀,打得了仗!”

    听着朱元璋的当头棒喝,朱高炽浑身发抖。

    “多谢皇爷爷教诲,孙臣明白了。”

    朱元璋看着朱高炽的表情,微微点头。

    “总算还是孺子可教,对了,你体重多少了?”

    朱高炽表情顿时变得尴尬。

    “这个……前两日测量过了,应该是两百九十三斤。”

    朱元璋大怒,一拍桌案。

    “怎么才减了这么点?朕警告你,若是不能保持在两百斤以下,将来这个大明太子你就不要当了!”

    朱高炽傻眼了。

    别人不能当太子,那都是因为能力不行,德行不彰。

    我朱高炽,不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过于肥胖而当不上皇太子的吧?

    这要是流传下去,岂不是成为了千古笑料?

    朱高炽一想到这里,顿时整个人都绷紧了。

    胖就算了,天天被人嘲笑也就算了。

    但被子孙后代生生世世嘲笑,那可不行!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果断做出决定。

    从今天开始,每天至少要把饭量减少……一成!

    不,两成!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感慨一声。

    “没想到,朕曾经亲眼目睹过的战争惨烈情形,竟然这么快又在大唐出现了。”

    当年隋末大乱,李世民跟随李渊起兵,打遍了长江以北,见识过无数战争导致的惨剧。

    这也让李世民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让大唐变得强大起来。

    只有强大的大唐,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群臣看着金幕之中的景象,表情也都非常复杂。

    这场巨大的叛乱,关系到的可不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

    连长安和洛阳这种大唐最大的城池都被叛军占据了,在场这些贞观群臣的孙辈们,必然也卷入了这场浩劫之中。

    甚至,可能死的比普通老百姓还要惨!

    叛军入城,最喜欢抢的就是那些有钱的大臣,最喜欢睡的也是大臣家里的那些大家闺秀!

    魏征表情严肃,正色道:

    “陛下,还请一定要严厉控制番将,绝对不能允许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了。”

    群臣纷纷赞同,附和者极众。

    就连李承乾和李泰两人,也是异口同声,一口一个“非我族类”。

    大家是真被安禄山和安庆绪这对父子搞出心理阴影来了。

    李世民沉吟不语。

    李世民是非常清楚什么叫做“层层加码”的。

    一旦李世民点头通过这个政策,哪怕李世民规定的政策是“番人不得成为一方主将”,下面的官员们也会层层加码。

    最终的结果就是,番人将官在大唐军中会被无比歧视。

    别说当主将了,恐怕连一个最小的裨将都捞不到!

    可要是不给番人一点好处,那人家又凭什么承认李世民这个天可汗,凭什么给大唐卖力呢?

    就在李世民心中苦恼不已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

    “父皇,儿臣觉得,或许不必如此过激。”

    李世民抬头看去,有些意外。

    是李治。

    “为善,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治明显有些紧张,因为此刻大臣之中,许多人正对李治怒目而视。

    大家现在团结一心对番人喊打喊杀,眼看陛下就要接受了。

    你这晋王,居然跳出来反对?

    其心可诛啊!

    李治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开口道:

    “父皇,儿臣是觉得,即便是在安禄山的叛乱之中,也同样有许多番人将领为大唐而战的。”

    “像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突骑施人哥舒翰,还有突厥人仆固怀恩等等,不都非常坚决的抵抗安禄山,站在朝廷这一边吗?”

    “朝中诸位大人,若是仅仅因为安禄山一个番人败类,就把所有的番人种族一棍子打死,岂不是违背了父皇心怀天下的初衷?”

    “父皇说过,天可汗是草原的天可汗。大唐皇帝既然是天可汗,就应该以天可汗的姿态来对待番人。”

    “顺从大唐统治的,赏。不顺从者,杀!”

    “这才是真正能让草原诸多番人种族心服口服的统治方式,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世民又一次的意外了。

    这还是历史上那个擅自杀害投诚大唐数十名西突厥高层贵族的李治吗?

    李治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非常诚恳地开口。

    “儿臣也知道,儿臣在盘点视频之中犯了错误。”

    “但先贤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李世民点了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

    “为善啊,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朕很高兴。”

    说完,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承乾和李泰,将这两人呵斥了一番。

    “尔等两个,说话的时候要过过脑子,不要听风就是雨的。”

    “大唐的皇帝和草原的天可汗,这是每一个坐在龙椅之上的人必须要关注的身份。”

    “哪一个身份做不好,都不会有强悍的大唐!”

    “要向为善多学习,碰到事情要从大局去考虑。”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只能唯唯诺诺,心中极其无语。

    本来想着,随大流说话,不说有功至少也是无过吧?

    现在倒好了,还是被父皇给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还是让李治这小子捡了便宜!

    李承乾和李泰心中都有些恍惚。

    难道李治这小子真的如盘点视频之中所言,强悍到这种程度?

    李世民目光看向了长孙无忌。

    “诸位卿家,尔等觉得为善的话如何?”

    长孙无忌心中顿时涌起几分无奈。

    陛下,您刚刚对三位皇子说的话,我们又不是瞎子,难道还不知道您的态度?

    长孙无忌立刻斩钉截铁地开口道:

    “晋王殿下所言极是,咱们还是不能因小失大,因为一个安禄山而将所有的番人将领排挤在外。”

    李绩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表情古怪。

    这个长孙无忌,真不愧是陛下的头号贴心人啊。

    李绩大义凛然地开口。

    “晋王殿下之言,振聋发聩,让老臣深感之前认知不足。”

    “确实番人之中也有不少忠于大唐的,不可一概而论。”

    众人一看,好嘛,文官武将的头号大佬都这么表态了,那还能咋办?

    于是众人自然也是一片附和之声了。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汉武帝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陷入沉默之中。

    良久,汉武帝才开口道:

    “百姓的生活,当真因为战争而变成如此艰苦吗?”

    大汉众臣闻言,许多人欲言又止。

    其实,不仅仅是大唐苦,现在的大汉也很苦!

    汉武帝为了出征匈奴,大量的国家资源都供应到了战争方面。

    这也导致,大汉国家之中的老百姓,生活水平远远不如文景之治时期。

    大汉老百姓也不是不识大体,都知道打跑了匈奴,大家才能过上真正的和平。

    问题在于,汉武帝发动战争实在是过于频繁了!

    匈奴确实是被打得退出了漠南草原,然而汉武帝依旧没有就此止步。

    大汉如今依旧在不停对漠北、西域等地发动战争。

    这种纯粹的开疆拓土,实际上只对汉武帝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有帮助。

    而大汉的老百姓,在支持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之后,生活水平已经下滑到了一个非常困窘的地步。

    太子刘据硬着头皮,开口道:

    “父皇,从儿臣掌握的情况来看,如今的大汉,或许需要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了。”

    刘据说话时,有些担心地看了一眼卫青和霍去病。

    霍去病正想开口,被卫青狠狠地瞪了一眼。

    霍去病翻了个白眼,闭上嘴巴。

    对霍去病来说,他的心中只想着打仗。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其他的事情,压根就不在霍去病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位冠军侯,就是一个最纯粹的武人。

    脑子里,除了打仗还是打仗!

    卫青开口道:

    “陛下,臣也觉得,北方边郡的民众,生活确实是因为连年战争而变得过于辛苦了。”

    “还请陛下给他们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让大汉的百姓缓一缓吧。”

    卫青和霍去病不一样。

    卫青以前的生活是非常贫困的,还给公主当过养马的家奴。

    后来是因为姐姐卫子夫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青才得以飞黄腾达,成为大汉君候,迎娶大汉公主,走上人生巅峰。

    卫青有过底层生活的贫困经历,他自然就能体谅底层的老百姓。

    而霍去病就不同,他的母亲卫少儿是皇后卫子夫的二妹,霍去病小的时候卫子夫就已经入宫得宠,在卫子夫的照拂下,霍去病的人生顺风顺水,少年时期就已经是汉武帝皇宫之中的亲卫。

    十八岁时更是在汉武帝的允许下,独立率领一支偏师跟随卫青出征,从此踏上了建立赫赫战功的道路。

    故而,缺乏底层体验的霍去病,对老百姓也就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和体恤之心。

    汉武帝听完卫青的话之后,默然片刻,道:

    “朕明白了。”

    “传令下去吧,对匈奴的战争,先暂停一段时间。”

    汉武帝话音落下,群臣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仁慈!”

    “得陛下为皇帝,乃是大汉之幸。”

    不少大臣,也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刘据。

    若不是这位太子殿下仗义执言,恐怕陛下还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太子殿下,真是一个仁德之君啊。

    江充表情冰冷地看着这一幕。

    刘据不喜欢江充,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故而,江充此刻的心中,不免多出了几分紧迫感。

    但……

    江充目光移到卫青和霍去病身上时,不免多出几分无奈。

    太子刘据,乃是皇后卫子夫所生。

    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

    霍去病,是卫子夫妹妹的儿子。

    有这两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保护和支持,任何人都不可能撼动刘据的地位!

    江充深吸一口气,心中不由遗憾。

    之前出征草原的那场重病,怎么就没把霍去病给带走呢?

    只要霍去病死了,再等个十年八年,卫青也应该老死了。

    那时候,江充就能从容应对刘据!

    江充心中无奈,不由恨透了苏武。

    就是这个蠢才,竟然把霍去病给救下来了!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前线的混乱立刻就引起了节度使们的警惕,他们纷纷上奏章给长安方面。】

    【李亨也意识到了不对,于是他便派出了一个宦官鱼朝恩作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用以监督九路节度使作战。】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亨又弄出了一个幺蛾子。】

    画面中,李亨看着奏折,沉吟片刻,开口道:

    “诸位卿家,李光弼上奏章说,史思明最近在河北地依旧招兵买马,恐怕还是有不臣之心,尔等怎么看?”

    在李亨面前,宰相崔圆和宦官李辅国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陛下,史思明乃是跟随安禄山的乱臣贼子,应该将其诛杀!”

    李亨露出满意表情,缓缓点头。

    “好好,尔等安排一下,就利用内应把史思明给做掉吧。”

    【李亨错误的估计了史思明对河北藩镇的掌控力,他派出的宦官乌承恩以及收买的河北叛将阿史那承庆两个人确实暗中活动,但却被史思明给发觉了。】

    画面一转,乌承恩和阿史那承庆两个人被五花大绑,跪在了史思明的面前。

    史思明愤怒地质问着。

    “我本有心投降朝廷,为何尔等还要苦苦相逼?”

    乌承恩连连求饶。

    阿史那承庆却自知难逃一死,当即冷笑道:

    “史思明,尔只不过是假装投降大唐,此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又何须做此言论,简直令人作呕!”

    “今日耶耶失败,你杀了耶耶也就是了!”

    史思明哈哈大笑。

    “没错,老子确实就是假意投降大唐。既然被那小皇帝给看破了,老子继续反了大唐又如何?”

    【史思明杀掉了乌承恩和阿史那承庆,在假意投降大唐半年之后,又一次地举起了反旗。】

    【李亨得知消息之后大惊,竟然又暗中派出使者联络史思明,希望用更多的好处稳住史思明。】

    【然而此刻史思明已经铁了心,双方之间更无缓和余地。】

    【便在此时,大唐九路节度使围攻邺城的战斗也爆发了。】

    画面中,在邺城郊外,大唐官军和叛军展开了激烈交锋。

    官军方面士气极盛,箭矢犹如雨点一般落入叛军的阵型之中,将叛军一片片的射倒。

    在战线的最前方,官军还在不断地冲击着叛军的防线,将叛军冲得摇摇欲坠。

    “杀!”

    一名大唐将军策马而来,犹如虎入羊群,直接将叛军杀得抱头逃窜。

    【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所部大败安庆绪亲领七万兵马,克卫州。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三万余人。】

    【整整损失了十万大军的安庆绪不得不逃回邺城之中,并派人向史思明求援。为了保住性命,安庆绪不惜将燕国皇位让给史思明。】

    【史思明得知消息之后,便率领步骑总计十三万兵马,赶赴邺城支援。】

    邺城北方,一支大军滚滚而来,上面打出的旗帜分别是“燕”和“史”,正是史思明的主力军队。

    九路节度使见状,立刻聚集在一起商议。

    李光弼沉声道:

    “史思明兵力远少于我军,我军可以分兵进攻魏州,威胁史思明的后路。”

    “史思明若是分兵去支援魏州,我军便集合优势兵力吃掉它的援军,各个击破。”

    “史思明若是率领主力去支援魏州,那我军就先吃掉邺城之中的安庆绪所部,再集合主力和史思明决战。”

    李光弼的这个主意非常稳健,立刻就得到了其他几名节度使的赞同。

    然而,却被前来监军的宦官鱼朝恩拒绝。

    鱼朝恩淡淡道:

    “咱从长安过来的时候,陛下的旨意是先打下邺城再说其他。”

    “咱是不懂兵事的,但陛下的旨意必须遵守!”

    李光弼气得白眼连翻,却又无可奈何。

    【在鱼朝恩的命令下,唐军围攻邺城整整四个月,安庆绪凭借建城殊死抵抗,极大的消耗了唐军的士气。】

    【史思明观察局势,认为时机已到,便主动领兵出动,截断唐军粮道。】

    【三月初六,唐军主力移师安阳河,和史思明展开了决战。】

    画面之中,史思明一身戎装,披挂带甲,表情严肃。

    “全军出击!”

    在史思明的命令下,五万叛军倾巢而出,和唐军展开了激烈交战。

    两支军队之中,再一次出现了那种血肉磨盘般的死战情形。

    看着这一幕,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不由动容了。

    秦始皇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朕好像明白,为何这个大唐能这么强了。”

    “如此军容和战斗力,确实是大秦兵马无法企及的。”

    一旁的蒙恬和王离听着秦始皇的话,表情都有些赧然。

    蒙恬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陛下,时代毕竟是在发展的,大唐可是在咱们大秦将近一千年之后才建立的朝代,比咱们强一些,也很正常。”

    群臣闻言,也觉得很有道理。

    社会是在发展的。

    一千年的时间,若是华夏王朝军队的战斗力没有丝毫进步,甚至出现倒退,那才真是一件让人奇怪的事情!

    王离想到什么,又开口道:

    “请陛下放心,咱们如今拥有了火枪和来自金幕之中的各项科技,最多也就四五年时间,大秦的战斗力绝对会远胜盘点视频之中的这个大唐!”

    扶苏闻言,也是振作起了精神,非常高兴地开口道:

    “对对对,咱们还有科举制度来为大秦提供各项人才,打破知识的垄断。”

    “再过个三四十年,大秦会远远胜于这个大唐!”

    听着扶苏的话,秦始皇心中也是一动,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没错,这个大唐确实很强。

    但,朕的大秦将来一定比你更强!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看着金幕之中的这场惨烈战争,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诸位卿家,这应该是安史之乱的中后期了吧?”

    “没想到大唐和叛军竟然还有这样的战斗力。”

    大宋群臣,相顾失色。

    在场的都是大宋的开国之臣,绝大部分人都见识过战争,也参与过大宋的历次大战。

    他们心中非常清楚,别看大宋建立在大唐之后,可如果让现在的大宋兵马去和盘点视频之中任何一方兵马开战,都必败无疑!

    赵普干巴巴地笑了一声,道:

    “大唐强则强矣,但穷兵黩武,最终的后果就是灰飞烟灭。”

    “只有像咱们大宋一样,以文御武,方能持久!”

    群臣顿时振作起来,纷纷附和。

    “啊对对对,是这个道理。”

    “这大唐就是野蛮人,咱们大宋是文明人,不可一概而论!”

    赵匡胤听着这番话,心情自然是好受了不少。

    但过了片刻,他还是忍不住道:

    “若是有这样一支军队,朕恐怕只需要一场战争就灭掉辽国了吧?”

    话语之中,充满了浓浓的羡慕。

    辽国,当年只不过是大唐麾下的一条走狗罢了!

    如今,却趁着大唐的衰败在北方崛起。

    若不是大宋通过金幕获得了火枪和火药的制造技术,之前那场战争能不能顺利击败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还真不好说了呢。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有些惊讶。

    “想不到,这史思明的叛军,竟然还有这种战斗力?”

    在场的唐初群臣也是相当惊讶的。

    李孝恭道:

    “官军屡战屡胜,战力和香积寺之时并无太多差距,充其量就是士气差了一些。”

    “但史思明部怎么也有和香积寺之时一样的战斗力,真是奇怪。”

    被提拔为宰相的杜如晦突然开口道:

    “史思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负责替安禄山镇守范阳老巢,那这支军队之中肯定也有着充足的精锐。”

    “加之在过去大唐和叛军的历次战争之中史思明也没怎么参与,故而他的部队是叛军之中最强的,也不意外了。”

    杜如晦这么一说,众人不由恍然大悟。

    裴寂一拍大腿,道:

    “是这个道理。只可惜李亨陛下的计划失败,若是能通过内应杀掉史思明,那邺城安庆绪就不足为患了。”

    李渊撇了撇嘴,没有开口说话。

    李亨那个计划,一看就是过于天真。

    怎么可能成功?

    李渊闷闷开口。

    “朕发现了,李隆基和李亨这对父子,全都是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每次只要和敌人斗志,就一定会拉了裤裆,简直离谱之极。”

    听着李渊的这番无奈吐槽,大殿之中的许多人差点就笑出声来。

    李亨李隆基再怎么样也是大唐的皇帝,这些臣子们当然是不敢吐槽的。

    但李渊作为大唐开国老祖宗,吐槽这些后代当然也是无所顾忌。

    见众人这般模样,李渊越发无奈,叹息道:

    “尔等想笑就笑吧。”

    先是裴寂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很快,大殿之中都充满了调侃的笑意。

    李渊自己也气乐了,摇了摇头。

    “朕只希望,这一次的邺城之战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话音刚刚落下,画面就已经一转。

    一支唐军从南方而来,开始渡河。

    领兵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唐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注视着战场,沉声对着一旁的部下道:

    “史思明的主力和其他几位节度使拼杀,已然损失惨重。”

    “我军此刻加入战场,一定要用最坚决的态度发动突击!”

    “只要击溃了史思明摆在最前方的这最后两三万主力军,此战必胜无疑!”

    听着郭子仪的安排,诸多大唐将士也是士气旺盛,开始渡河。

    便在此时,镜头突然急速拉远。

    只见在北方的天际,突然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烟尘。

    这烟尘迅捷而来,短短几分钟,就遮蔽了整座战场!

    看到这一幕,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同时动容。

    秦始皇吃惊地盯着金幕,过了好一会才道:

    “不会吧?”

    正在抠脚的刘邦动作突然僵硬,过了好一会才道:

    “又来?”

    刘秀啊了一声,震惊不已。

    “这不是……”

    赵匡胤想起了什么,嘿嘿一笑。

    “是这里了,没错!”

    朱元璋表情颇为古怪,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朱棣那个空荡荡的太子宝座。

    【就在这决定性的时刻,一股突如其来的北风,席卷了整个战场。】

    金幕之中,狂风呼啸,昏天暗地,视线之中全是泥沙尘土。

    唐军从南而来,正面对着大风。

    在这天地之威面前,任凭再怎么精锐的军队,也只能溃散!

    而在另外一边,史思明也是大惊失色,刚刚下令撤军,又回过神来,欣喜若狂地发出了大叫。

    “这大风乃是天助我也!”

    “快传令下去,全军出击,能杀多少唐军就是多少唐军!”

    史思明一声令下,士气大振的叛军,开始紧追不舍!

    一时间,唐军被打得大败,尸横遍野。

    【突如其来的大风改变了一切,原本濒临绝境的史思明部反败为胜,将数倍于己的唐军打得大败。】

    看到这里,贞观世界的大唐皇宫之中,一片鸦雀无声。

    李世民脸色铁青,半晌之后一声无奈叹息。

    “活见鬼了,又是这个大风!”

    群臣也是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荒谬之感。

    这大风,只要是看过之前盘点视频的,都有印象!

    在朱允炆那一部盘点视频之中,朱棣就是利用三次大风相助,三次击败了南边的大明朝廷兵马!

    只是当时的贞观群臣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一天,还能看到自家大唐的军队,以同样的方式被叛军击败。

    程咬金摸了摸鼻子,道:

    “朱棣的那三次作战也是在黄河以北,邺城也在黄河以北,看来河北地这个地方的北风,是真邪门了!”

    李绩苦笑一声,道:

    “看来,今后在河北地作战,还是得注意这天气才行啊!”

    贞观朝诸多将军连连点头。

    牛进达瓮声瓮气地开口。

    “这大风每一次都是从北边而来,若是从南往北攻,一旦碰到大风,根本就顶不住!”

    李世民闻言,也是有些后怕。

    之前李世民征服窦建德,平定刘黑闼,两次在河北地作战时,都没有碰到过这诡异的北风。

    若是碰上了,李世民的不败金身恐怕还真就要破掉!

    事实上,不仅仅是李世民在感慨。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也忍不住开口道:

    “还好之前朕派徐达常遇春北伐的时候,没碰上过这种妖风!”

    群臣同样是一脸庆幸。

    “这般天地之威,变幻莫测,全无规律可言。”

    “只能说是天佑华夏,天佑大明!”

    朱高炽倒是往深里想了一层,开口道:

    “父皇,或许咱们可以让河北各地的官府记录一下每年刮风的日期和风向,将来可能会派上用场!”

    朱元璋点了点头,突然又惊醒过来。

    等等,大明的京城现在是在长江这边的应天府(南京)啊。

    将来有敌人打过来,那肯定也是从北往南打,而大明只能是从应天府出兵向北抵抗。

    这样一来,大明记录的资料,岂不是对大明朝廷毫无用处,反而对大明的敌人有用?

    朱元璋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大殿之中的大明文武百官也傻眼了。

    过了好一会才有人道:

    “要不,咱们还是别记录这资料了?”

    就在这一片沉默之中,朱高炽突然灵机一动。

    “其实皇爷爷可以考虑一下迁都北平啊。”

    “迁都到了北平,大明将来往南打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平定叛乱之类。”

    “北平已经是河北地的最北方了,就算是在北平城外作战,北风吹过来也是对大明有利的!”

    朱元璋闻言,不由哭笑不得。

    就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妖风,大明就要迁都北平?

    但就在此时,朱元璋心中又是一动,想起了之前在金幕视频之中看到了那番话。

    “天子镇国门,君王守社稷”。

    这话,实在是太过震撼人心。

    就连朱元璋这个大明太祖,都情不自禁地为其中的气魄而折服。

    突然间,朱元璋又觉得。

    这个迁都北平的计划,好像真不是不能考虑!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霍去病脸色激动,霍然而起。

    “这大唐的军队,真的好强。”

    “若是能和唐军一战,那就真是不负此生了!”

    听着霍去病的话之后,在场的大汉群臣表情都有些微妙。

    大唐军队有多强,用肉眼就能看出来。

    卫青无奈道:

    “去病啊,咱们大汉的军队,现在真打不过这支唐军。”

    卫青是服气的。

    事实上,在看完香积寺之战后,卫青就彻底心服口服了。

    汉武帝看着卫青。

    “真打不过?卫青,你可不要妄自菲薄。”

    汉武帝的话语之中,明显带着几分不高兴。

    朕可以在心里觉得打不过,你一个大汉统帅都觉得打不过,那如果有一天真和唐军对阵,这还怎么玩?

    卫青正色对着汉武帝道:

    “陛下,咱们大汉和匈奴之间的战争,还是以骑兵为主。”

    “若是和大唐骑兵抗衡,臣自然是有信心的。”

    “可您也看到了,这大唐的步兵,其实比骑兵还要更凶猛啊!”

    “尤其是这个陌刀兵,更是凶残无比,简直令人胆寒。”

    听到卫青这番话之后,汉武帝一下子也没办法反驳了。

    如果说大汉的强,是强在用三代时间发育起来的骑兵,把马背上的匈奴人打得哇哇叫。

    那大唐的强,就是从步兵到骑兵,全方位无死角的强!

    汉武帝想到这里,心中也是有些黯然。

    难道在千古四帝之中,朕的军功真的比不了李世民?

    虽然盘点视频之中说的是李隆基,但明眼人都知道,大唐之所以这么强,完全还是因为李世民时代打下来的底子。

    李隆基时代的唐军都如此强悍,那李世民治下的唐军又得厉害到什么地步?

    金日磾察言观色,突然开口说了一句话。

    “如今大汉也是有火药火枪等先进武器的,什么陌刀兵,将来也只不过是一发子弹了事。”

    这句话顿时让汉武帝心中一动,精神大振。

    对啊,大唐冷兵器强又如何?

    朕的大汉马上就要批量列装热兵器了。

    到那时候,任凭你什么陌刀兵,朕的火枪兵砰砰砰,直接给你全放倒了!

    想到这里,汉武帝顿时露出笑意。

    “传朕旨意,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大汉不发动战争,以火枪火药列装全军为第一要务!”

    三年,汉武帝等得起。

    三年之后,大汉火枪兵策马纵横,让四海的敌人统统殒命授首。

    这种景象,单单是想一想,都让汉武帝热血沸腾!

    金幕之中,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

    【邺城之战过后,史思明聚拢大兵来到邺城之外。】

    【经过一番相互试探,安庆绪被史思明麻痹,来到史思明军中,准备和史思明歃血为盟。】

    画面中,安庆绪带着高尚、崔乾佑等几名心腹,进入史思明军营之中。

    史思明看着安庆绪,淡漠开口。

    “拿下!”

    瞬间,安庆绪等人就被史思明的部下牢牢按住。

    安庆绪大惊失色,赶忙叫道:

    “史叔叔,这一次朕……不,侄儿是来给您送皇帝冠冕和传国玉玺的!”

    “还请叔叔饶我一命,我连禅位给叔叔的诏书都草拟好了,就在我怀中,请叔叔过目!”

    史思明闻言,顿时冷笑了起来。

    “安庆绪,老子效忠的可是大燕先皇安禄山陛下!”

    “你这逆子,弑杀了先皇。今日老子就要为先皇尽忠,诛杀你这个十恶不赦之徒!”

    说着,史思明让人从安庆绪手中搜出了禅位诏书,看都不看就丢进了面前的火炉之中。

    “好了,把这几个家伙全杀了!”

    几名刀斧手走上前来,一刀下去,安庆绪等人顿时身首异处。

    【史思明以为安禄山报仇为名杀了安庆绪及其心腹之后,又将安禄山的所有儿子全部杀光,自封为大燕国皇帝。】

    【自此,这一次叛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是真的无语了。

    “不是,这叛乱真就没完没了了?”